一、團結奮斗完成預定工作
即將過去的2022年,全市教體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上級教體部門的科學指導及全市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教體人以抓落實活動年“三拼三促”工作、打造“讓黨放心、人民滿意”模范機關、開展“當好引路人、爭做好老師”主題教育和“中國藥都”振興之問大討論活動、接受市委第一巡察組巡察、尤其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 乘2021年在全省教育高質量考核中首次挺進前十、列第八名,在宜春市教育體育工作綜合考評再獲先進、且位居第一的東風,全市教體人以滾石上山的勁頭、爬坡過坎的勇氣、勇爭佳績的豪情,以作為唯一縣市在宜春市第38個教師節慶祝大會作典型發言的成績,續寫了新時代樟樹教體發展的“奮進之筆”。
(一)全面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做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一是著力圍繞有效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讓黨組織為教育治理精準導航,牢牢把握中小學校黨建工作與校長負責制的使命任務,堅持黨組織領導與學校發展的深度融合,增強干部教師隊伍干事發展的內驅力,充分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二是著力圍繞基建后勤、招標采購、招生入學、食堂管理、師德失范、兼職取酬、違規收費等教育領域多發的風險點,在全市教體系統85個黨組織配齊紀檢干部和監督隊伍,建立健全預防腐敗機制,持續開展作風建設專項整治活動,常態化整治違規收費、違規補課、違規推銷教輔資料等“三違”行為,深入開展整治違規吃喝、違規設立“小金庫”和濫發津補貼的“三項整治”行動,嚴禁操辦“升學宴”“謝師宴”,一年來,針對食堂食品安全監管不到位和違反疫情防控管理規定和師德失范行為,嚴肅處理了13名學校負責人和16名教師;針對違規補課行為,嚴肅處理了4名教師,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體育政治生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是圍繞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酒駕醉駕”頻發多發的風險點,持續抓好“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警示教育,剖析典型案例“提神醒腦”,用身邊“活教材”、敲響“警示鐘”,重視全市教體系統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法治教育,進一步樹牢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和紀法意識,引導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見賢思齊”,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行為上的“老實人”、作風上的“干凈人”、生活上的“正派人”,堅決筑牢拒腐防變的底線,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體育政治生態。
(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是高位推動“雙減”工作。依法依規清理培訓機構,全市38家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部“清零”,壓減率達100%;春季學期,全市共有52所中小學校開展了課后服務,參與課后服務人數63732人,參與率達到了97.4%,參與教師4242人,參與率93.8%。秋季學期,全市共有52所中小學校開展了課后服務,參與課后服務學生人數62170人,參與率達到96.8%,參與教師4338人,參與率達到92.5%,做到了兩個“全覆蓋”。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達100%。二是積極做好寒暑假托管服務。寒假期間共有16所中小學校、2843名學生、417名教職工參加寒假校內托管服務。暑期共有22所中小學校、6909名學生、876名教職工參加校內托管服務。三是清理并廢除中高考獎的相關文件,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升學率”、考試“掐尖”招生等行為。
(三)全面提升教育保障能力,做實“兩項評估”和“兩項考核”工作。一是投入6800萬元建成錦繡幼兒園并投入使用,投入6600萬元收購民辦濱江新城幼兒園轉制為公辦藍夢幼兒園; 投入448萬元改擴建濱江壹號、機關安置、兆豐、千禧、百福五個小區的社區、物業用房移交給小區配套園;投入420萬元改擴建張家山蓼洲小學附屬幼兒園、大橋街道公辦中心幼兒園東村分園、洋湖鄉公辦中心幼兒園億嘉分園、臨江鎮公辦中心幼兒園臨機分園、觀上鎮曹溪小學附屬幼兒園,為今年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順利通過省級督導評估國家認定提供堅強保障。二是加快推進了四中、六小、濱江二小、四幼等在建重點工程項目施工進度,及時協調解決推進中存在的問題;抓緊辦理了濱江新區初中、特教、五幼、第十一小學、職業技術學校、健康產業學院等重點項目建設手續;完成六幼、七幼項目申報地方政府專債工作,為2025年我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通過省級督導評估國家認定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完成中標金額為1521.7150萬元的高質量班班通及專遞課堂互動系統建設采購項目,共為全市中小學校采購交互式一體機387臺、升級改造交互式一體機581臺、添置教室擴音設備780套、高清視頻展臺387臺,配置專遞課堂(含改造)設備159套;完成采購資金46.5萬元的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資金設備采購項,分別采購61臺臺式電腦和4間多功能室;采購資金78.45萬元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結余資金設備采購,分別采購兩個階梯教室的LED屏、座椅、圖書、乒乓球桌20張、1間錄播教室的改造等設備。
(四)全面筑牢教育質量基礎工程,做實教師隊伍優化工作。一是優先補充教師。補充有編教師304人。包括擇優招聘125名中小學教師(含特崗教師45人),通過校園簽約招聘教師46人,“三支一扶”招募教師5人,定向師范畢業生安置128人;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公辦幼兒園招聘保教醫護人員231人。包括教師140人、保育員81人、保健醫護人員10人;從鄉村學校選調進城教師138人。二是優先均衡教師力量。組織各級教師培訓26292人次,包括縣市級教師線下培訓19918人次、省級遠程培訓5546人次、國培828人次。根據部分農村學校提交的訂單,教研室組織專(兼)職教研員、省特級教師、全市名師及骨干教師65位學科名師及骨干一同深入各鄉鎮中小學、幼兒園進行教學研討,展示了228堂精彩紛呈的課堂,足跡遍及9所初中、13個鄉鎮的中心小學及幼兒園。加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人數力度,今年有153人參與其中,校長、教師為16人、137人。參與支教和跟班學習活動32人,城區學校選派25名教師到農村邊遠山區鄉鎮學校支教,選派7名鄉鎮學校教師到城區學校跟班學習。三是優先提升教師待遇,市委、市政府表彰“十佳校長”“模范班主任”“優秀教師”“優秀教育管理工作者”350余人,向宜春市教體局推薦表彰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24人。
(五)全面提升師生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做實民生工程工作。一是扎實推進安全聯防聯控。以開展 “十個一”主題教育為切入點,嚴格落實“1530”安全警示教育、校外平安校園志愿者和黨員教師義務巡查校園周邊水域、“萬師訪萬家”及對重點人員進行一對一幫扶教育、全市302個村(居)委落實604名公益性崗位巡邏員、建成預警系統227個和對全市17輛校車進行檢查、向家長發放《拒絕乘坐黑車及非法營運的電動車倡議書》60000余份。全面落實校園安防“三個百分之百”和“八個一”工程建設,為全市129所學校招聘了專職保安270名,學校全面落實校園封閉化管理,門衛室配備“八小件”,安裝“一鍵式報警”裝置,所有學校已實現視頻監控,并與公安機關實現全面聯網,學校防沖撞設施已全部完成。認真落實校園安防“八個一”工程建設,198所學校已改造完成,進一步強化校園門禁制度的落實。二是扎實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為全市15226人次家庭貧困學生發放789.45萬元資助金;為266名高三貧困畢業生發放了每人一次性5000元資助金,其中脫貧戶、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學生有202人;為930名貧困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1038.761萬元;將5名初中畢業貧困學生送往上海江南造船集團職業技術學校學習。
一年,我們開拓性地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長期制約我市教育發展的一些根本性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諸如辦學經費不足、師資配置不均衡、教師編制數受限、性別比失衡、緊缺學科不足、人才引進政策不活、教師非教學負擔過重、義務教育階段“村空鄉弱城擠”、特別是城區“大校額”現象突出,推進高考改革實行“選科走班”制后,師資結構失衡、教室數量不足、學生規劃缺乏指導等等,都是我們迫切破解的難題。
二、勇毅前行再譜明年華章
(一)工作思路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根本遵循,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黨對教育體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推動教育體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體育的美好期待為根本目的,加快推進教育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推進樟樹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更多更強的“教體力量”。
(二)主要工作
全市教體系統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切實增強學習宣傳貫徹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大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會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進一步振奮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全面推進新時代樟樹教育體育高質量發展。
1.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力加強“兩項工作”。一是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把“不抓黨建、就是失職,抓不好黨建、就是不稱職”的理念貫穿到抓黨建全過程;把“抓黨建就是抓教育發展,抓教育發展就必須抓黨建”融入到教體工作的方方面面;把抓黨建工作情況與全市教體系統干部的提拔任用和考核等硬指標掛鉤,做到考核干部考黨建,任用干部看黨建,從思想深處重視抓黨建工作。二是加強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牢把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項鑄魂育人工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執行中央有關教育工作決策部署,省委、宜春市委和我們樟樹市委有關教育工作要求,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使命,打好“雙減”攻堅戰,落實“五項管理”,破除“五唯”頑疾,讓教育回歸本真,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針,大力抓好“三項工作”。一是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在常態化開展師德教育的同時加強警示教育,讓每一位教師知準則、守底線,踐行“為人師表”,做“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建立師德承諾制度,引導教師以德修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實行師德失范行為負面清單制,對師德失范行為“零容忍”。把《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等相關教育法規制度作為“戒尺”,規范教師行為舉止,引導教師在知黑守白中提升教書育人能力。二是抓好校長隊伍建設。造就有教育家情懷的好校長,用心抓學校管理;造就師生世界里“一道光”的好校長,帶給希望,不斷照亮前進的路。造就教師團隊“一棵樹”的好校長,在教師的眼里,是榜樣之樹;在教師的心里,是理念之樹;在教師的生命里,是人文之樹。造就家校共育“一座橋”的好校長,用“我們都是教育者”的價值觀在家長與教師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讓教育變得更完整、更有力量。造就教育常識“一盞燈”的好校長,當教育亂象叢生、各種信息紛至沓來,能沉得住、靜得下、守得住。三是抓好教師隊伍建設。以“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的標準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教師要教育引導學生真正把學習內化為自己的事情,如饑似渴、孜孜不倦、爭分奪秒地學,讓瑯瑯書聲成為校園最動聽的樂章,挑燈夜讀成為學校最美妙的風景,做潛心務教的“傳道者”,堅守育人初心,努力培養一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3.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南,聚力緊盯“三項工作”。一是緊盯教育保障能力工作。勠力同心,確保我市今年接受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級督導評估和國家認定目標的實現;未雨綢繆,積極做好2025年我市實現省定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省級督導評估和國家認定前期工作。快馬揚鞭,全力推進濱江二小新建項目、樟樹中學改擴建項目、新建樟樹四中、特教學校、濱江新區初中和濱江武林初中改擴建、市職業技術學校、第十一小等項目建設,不斷擴充“園位”“學位”,全力化解城區學校存在的“大校額”問題,有效解決城區“擠”、農村“空”的現象。凝神聚力,全力做好全省縣(市、區)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考核,全省教育高質量考核。二是緊盯教育優質發展工作。圍繞“辦什么樣的教育、怎樣辦教育、為誰辦教育”,優質普惠性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優質特色發展高中教育、優質融合發展職業教育、優質內涵發展特殊教育、優質協調發展合作辦學、優質規范發展民辦教育。三是緊盯教育體育平安工作。全面開展涉校涉生安全隱患大排查、持續強化校園安防建設、持續強化校園及周邊治理、切實壓實校園安全主體責任,始終以如履薄冰的危機感對待學校安全工作、始終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好學校安全工作、始終以敢于攻堅的責任感推進學校安全工作,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確保校園安全穩定。著力發揮樟樹市校園安全警務中心功能,進一步完善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能力,重點實施風險隱患“清零”行動、校園周邊安全穩控行動、校園安防設施達標行動,堅決不發生危害國家政治安全的重大敏感事件、不發生暴力恐怖事件和個人極端暴力案事件、不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規模性到省進京集訪和在京丟丑滋事事件、不發生重大網絡安全和網絡輿情炒作事件、不發生影響惡劣的重大刑事案件和不發生群死群傷的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和生產安全事故,堅決杜絕涉校案件的發生,堅決不發生安全責任事故、進京赴省上訪事件和影響穩定的重大惡性案件,堅決不給省里添亂、宜春抹黑,為學生的平安成長、學校的健康發展、社會的和諧穩定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