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委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基本實現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今年我委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科學編制規劃計劃,強化經濟運行檢測。
1.編制年度計劃報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分析經濟形勢,認真研究工作重點,編制了《關于樟樹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已通過市八屆人大第三次會議審議,編制了《關于樟樹市2018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已通過市八屆人大第十五次會議審議,并向社會發布。
2.加強經濟運行分析。全面分析一季度各項經濟數據,準確把握經濟運行的新情況、新趨勢,查找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舉措。我市共有10家企業被列為省發改委的全省經濟運行檢測系統直報單位,每個季度由我委協調做好相關數據報送工作。截止10月底,在全面分析2018年各項經濟指標數據,準確把握經濟運行的新情況、新趨勢,分析樟樹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和2019年國民經濟目標預期情況,同時配合宜春發改委做好2019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編制工作。
3.做好“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組織開展“十三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對樟樹市“十三五”規劃綱要相關領域的目標指標、重點任務、重大工程項目工作情況及成效進展情況進行全面評估,起草形成我市“十三五”規劃綱要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根據宜春市人大文件通知(宜人財發[2018]4號),配合宜春市人大到我市開展“十三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調研。
4.加大調研工作力度。為充分發揮發改委參謀助手作用,對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千億園區”、新經濟新動能發展情況、降成本優環境活動、鄉村振興、綠色食品產業、產城融合以及我委自身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專題調研,形成了相關調研報告,分別報送至上級發改委及市委辦、市政府辦,其中《不忘初心 眾志成城 全力打造一支新時代基層發改隊伍》和《抓住“七個契機” 走出一條適合我市鄉村振興特色之路》已刊登在《樟樹調研》(季刊)2018年第一、二期上。
二、推進改革創新,探索試點示范工作。
1.“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根據省、宜春市今年工作要點,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我市2018年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工作要點及各精準幫扶小組工作計劃,及時轉發省”30條”“補充22條”。 針對“130條”惠企政策,開展“回頭看“活動,督促惠企政策的落實。積極報送我市降成本優環境信息,大力宣傳我市的優秀做法,在今年省降專辦發行的10期簡報中刊登的3期。
2.融入大南昌都市圈、縣市跨行政區域合作。積極推進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工作,牽頭起草《樟樹市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實施方案》(審議稿),大力配合宜春市實地調研推進大南昌都市圈工作和省發改委牽頭編制《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編制工作。自省發改委印發《新宜吉六縣跨行政區轉型合作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啟動六縣跨行政區轉型合作試驗區建設。我委牽頭做好與新余發改委對接六縣跨行政區轉型合作事宜。參加了第一屆新宜吉六縣跨行政區合作會議,配合浙江大學完成了對六縣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編制調研組對我市的調研工作。三市六縣經溝通確定了14個合作協議,我市的樟樹港河西港區建設項目、新余—樟樹—撫州城際鐵路建設項目和G533羅坊—樟樹段道路升級改造工程列入了試驗重點合作項目。目前,試驗區為更好推進樟樹港河西港區建設,就爭取項目用地指標等相關政策積極和省直相關部門對接。
3.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起草了《樟樹市2018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要點》,組織閣山鎮、檢察院積極申報江西省第三批生態文明示范基地項目,以生態檢察工作試點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總結上報;組織樟樹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申報2019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積極推進貫徹新理念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工作,組織企業申報2018年省級工程研究中心項目。
4.生態保護扶貧工作。扎實推進全市生態保護扶貧工作,縝密部署,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工作要點》、《“春季攻勢”行動方案》、《“夏季攻勢”行動方案》《“秋冬會戰”
行動方案》等方案,爭取更多生態補償資金,加大貧困地區生態建設和保護力度,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治理,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推動生態旅游、休閑觀光農業發展。
三、抓好項目建設、拉動投資有效增長
1.優化環境,審批“一次辦好”。為推動項目開工建設,我委著重強化服務意識,提升工作效能,扎實推進項目審批“一次辦好”,為項目立項、工程招標核準開辟“綠色通道”,做到快速辦理,確保項目及時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審批項148個,總投資136.14億元,其中審批類項目67個、總投資 31.3億元,備案項目81個,總投資104.84億元。2018年監督項目開標55個,總投資21.5億元。
2.提前謀劃,做到“未雨綢繆”。為搶抓國家政策機遇,確保項目“跟得上節奏,拿得出項目”,根據國家、省投資支持方向,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編制好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做好項目儲備,做到“未雨綢繆”。今年以來,重點儲備了公安局業務大樓、偉明垃圾焚燒發電、南橋社區棚戶區改造、肖江流域沿線鄉鎮污水處理項目等2019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同時,圍繞基礎設施補短板重點領域,儲備億元以上重大項目48個,總投資144億元。
3.爭取資金,引入“源頭活水”。為緩解項目建設資金壓力,我委積極爭取,主動與上級溝通匯報,圍繞城中村棚戶區改造、重點地區水污染治理等項目,通過組織申報中央、省預算內投資計劃,為項目建設注入“源頭活水”。
4.加強管理,促進“健康發展”。做好納入省、市重大項目調度及申報,為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建設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緊緊圍繞省、宜春市抓項目、擴投資的總體要求,集中精力抓項目調度,扎實推進54項省大中型、34項省市縣三級聯動重大項目建設。對我市2016年度重大建設項目庫中央預算內36個投資項目、2017年度重大建設項目庫中央預算內21個投資項目進行了自查,協助省發改委稽查組對樟樹市城北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項目進行專項稽察。
四、做好我委各項中心工作
1.推進昌吉贛客專項目建設。組織相關部門配合昌九公司和中鐵11局完成了旅游公路改路工程的施工工作,協調昌九公司、江西樟新鹽化鐵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鐵11局完成箱涵拆除還建工程,協調樟樹東火車站、閣山鎮和中鐵11局完成樟樹東站水塔的爆破拆除工作,協調組織閣山鎮完成中鐵17局站房及附屬用房的征遷工作,組織觀上鎮、閣山鎮和店下鎮完成中鐵電氣化局基站及直放站的征遷工作、督促各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施工,加強環保意識,防止揚塵和路面損壞。
2.做好黨建工作。組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好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開展“品讀紅色家書 傳承信仰力量”主題活動,組織全委黨員干部在毛澤東舊居重溫入黨誓詞。
3.脫貧攻堅工作。按照市委統一部署,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組織8名黨員干部深入觀上居委結對16位貧困戶,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與貧困戶談心交友,走訪慰問,每戶送上大米、食用油等慰問品,同時,針對不同致貧原因制定脫貧方案。
4.其他中心工作。抓好干部作風建設,重點抓扶貧領域干部作風建設,深入學習貫徹全省作風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制定實施方案,自查自糾,著力抓好整改工作。做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開展省級衛生城市創建、黨員干部進社區“雙進雙服務”活動,定期組織單位志愿者活動。
明年工作打算
1. 做好計劃報告編制工作。分析全年經濟運行情況及國內外經濟形勢,形成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并做好審議意見的回復工作。
2.強化項目管理。進一步做好項目審批立項、核準備案工作,加強項目建設監管,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為市重點工程、民生實事立項開辟“綠色通道”,確保項目按時開工建設。加強監管調度,充分履行牽頭抓總的職責,對項目建設實行一月一調度制度,確保項目建設按期完成建設內容和年度投資計劃。
3.積極爭取項目建設資金。緊緊抓住中央擴大內需,圍繞市重點工程、民生實事等城市化建設項目,認真細致做好項目儲備、申報和爭取工作,全方位爭取國家和省、市的支持。
4.推進“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根據《江西省優化發展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與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補充政策措施》,積極做好對接工作,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難題,促進良性發展。
5.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認真貫徹落實《江西省開展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專項檢查行動工作方案》,對全市公共資源交易項目開展自查自糾,并以此為契機,強化監督、完善機制,建立健全防范違法違規行為的長效機制。
6.積極主動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并做好縣市跨行政區域合作。認真貫徹省委、宜春市委全會精神掉頭向東、融入南昌大都市圈,研究大南昌都市圈的發展定位、產業政策,主動對接融入大南昌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基礎設施建設等,推動互聯互通,融合發展。同時牽頭做好與新余發改委對接六縣跨行政區轉型合作事宜。
7.做好各項中心工作。一是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完成階段性扶貧任務,牽頭做好生態扶貧、光伏扶貧工作,推動產業扶貧、智慧扶貧,帶動貧困農戶增產增收。二是做好市委、市政府及上級發改委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