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委團結奮斗、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
一、2023年工作總結
1.保穩定、促發展,全力以赴拼經濟
一是深入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地見效,牽頭制定《樟樹市關于促進經濟回穩向好持續鞏固若干措施》,著力提振市場信心、暢通經濟循環,促進經濟回穩向好。二是加強經濟指標形勢分析研判。重點做好固定資產投資與服務業的協調工作,強化應變應時應對,確保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向好。三是開展“十四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工作,全面評估規劃實施情況,持續推動各項任務順利實施。四是積極推進新宜吉六縣轉型合作,定期調度合作項目進展情況,推進我市產業融入區域合作發展,力爭實現資源優化、互利共贏、創新發展。
2.重儲備,強建設,全力以赴抓項目
一是跑項爭資成效明顯。全力申報專債項目,2023年通過國家兩部委審核的專債項目28個、總投資54.74億元、專債需求23.07億元。目前已成功發行專債項目23個,總投資44.91億元、發行金額12.48億元。共儲備2024年專債項目37個,總投資63.66億元,專債需求10.09億元,已向上級申報2024年專債項目7個、總投資18.49億元,專債需求6.55億元。2023年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9個,爭資總額13195萬元;儲備特別國債項目42個,總投資46.79億元,特別國債資金需求27.65億元。二是項目建設突破顯著。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提速,開展重大項目百日攻堅行動,按照“四個一”工作機制,開展實地督查,定期通報。集中攻堅專債項目建設,已發行的專債項目23個,已開工18個,開工率78%,已入統9個,入統率39%。已下達中央資金的項目9個,已開工7個,開工率78%。
3.抓創新、保生態,全力以赴強產業
一是加快推進服務業發展。牽頭制定《樟樹市規上服務業企業特派員大走訪行動方案》及《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申規及“個轉企”工作方案》,強化部門聯動,定期組織特派員深入服務業企業一線,摸排企業發展現狀,重點培育扶持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切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二是不斷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創建創新平臺,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平臺建設,提升企業自主創新競爭力,支持我市醫藥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其中睿創科技被認定為省級第三產業企業技術中心。積極推動各行業主管部門構建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建立信用評價標準,動態調整企業信用評級。三是有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積極完善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政策體系和保障措施。印發2023年樟樹市生態文明建設、碳達峰碳中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4個工作要點,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舉措,定期調度目標完成情況;研究制定《樟樹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有計劃分步驟實施好“碳達峰十大行動”。大力推進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助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抓好能耗“雙控”,強化節能審查程序,統籌能耗指標,優先支持重大優質項目。
4.抓落實、解民憂,全力以赴優服務
一是扎實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召開黨組(擴大)會,對主題教育工作進行部署,制定工作安排,細化學習教育計劃,組織開展集中學習研討會,談心得體會、學習感悟,改進工作的思路措施。二是著力提升人防工程建設管理。開展人防工程維護管理集中整治活動、人防工程維管巡查和安全生產檢查。化解12345政務服務熱線、問政江西、省委民聲通道等信訪件共計20件。人防工程現場檢查142次,下發工程巡查單65張,發現問題174條,整改問題174條。三是合力推進基層人工智能輔助智慧醫療系統建設。牽頭建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基層人工智能輔助智慧醫療系統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四是積極推進價格改革縱深發展。開展成本監審、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成本調查,對糧油、“菜籃子”等生活必需品和中藥材價格進行監測,依法做好價格認定工作。
存在困難和問題:一是項目資金籌措渠道單一。部分項目存在邊推進項目邊籌措資金的情況,政府投資項目投資手段和渠道單一,除上級補助資金,地方政府在短期內資金壓力過大,致使項目推進緩慢。二是規上服務業企業增長支撐乏力。我市規上服務業企業發展體量小,規模小,難以形成聚集效應。部分企業因擴張業務等原因注冊新公司,導致在庫企業原有的業務被分散,新業務流失,營收明顯減少;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因整體競爭力偏弱,增幅下降明顯。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委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指示精神,以“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標準和要求,搶抓機遇、聚焦關鍵、發力攻堅,為推進樟樹高質量發展貢獻發改力量。
一是用好經濟運行抓手。圍繞主要經濟指標以及關聯性指標深入監測分析研判,重點關注短板弱項的指標,精準研判分析,找準突破點、著力點、關鍵點,采取有效舉措彌補差距、迎頭趕上。強化對重點行業和企業的監測調度,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幫扶。嚴格執行推動經濟運行回穩向好的保障機制,持續抓好入規入統,加強多層次業務培訓,確保數據真實反映我市發展成效。
二是加強跑項爭資力度。搶抓國家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窗口期,研讀政策文件,加強分析研判,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特別國債等上級資金支持。根據支持投向領域,將前期準備工作充分的項目及時上報,全力以赴向上申報項目,加快資金撥付力度,保障項目資金需求。
三是打牢項目入統基礎。加強項目調度督查,倒排項目建設工期,明確項目入統時間節點。每月對省市大中型項目入統情況與統計局進行比對,對應開工未入統項目,督促項目單位及時入統,對入統不力的項目單位進行全市通報,以高壓態勢保障省大中型項目入統率達到100%。加強統計員業務培訓指導,提高項目入統材料質量,確保層層審核通過。
四是重視新興服務業培育。找準支撐點,積極尋求服務業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要全力做好新興服務業的發展、扶持和培育,側重引進更多、更大、更有潛力的優質服務業企業,加快大數據、互聯網等數字經濟產業布局,借助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趨勢,大力推進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做大做強我市服務業經濟。
五是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加快推進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建設,推動新宜吉六縣跨行政區合作實驗區建設,加強與三市六縣的溝通對接,積極做好綜合協調服務等工作,持續推進中央蘇區相關政策落實。同時加快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