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宜春市發改委的精心指導下,市糧食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全年糧食工作目標,克服疫情影響,積極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創新,真抓實干,扎實開展各項糧食工作,現就本年度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今年主要工作
(一)基層黨建常抓不懈。
1.學習教育提高素質。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黨委中心組每周集中學習不少于1次,組織支部書記集中學習每季不少于1次,黨員每季按時上黨課不少于一次,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活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2.積極推動“三化”建設。糧食局投資二十余萬元支持各支部根據自身工作特點,開展各具特色的黨建工作,已提前完成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黨建水平邁上新臺階。
3.特色黨建引領全局。局機關黨員志愿工作隊主動到社區報到,積極配合社區工作,每周至少參加一次志愿活動;各基層單位通過黨員先鋒崗,黨員志愿工作隊在糧食收購、保管等日常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帶動糧食工作全面進步。
(二)行業運轉平穩有序。
1.全力做好糧食購銷。克服疫情影響,提前組織力量,提高服務水平,圓滿完成政策性糧食出庫,共銷售稻谷14.5萬噸,有力保障了市場供應;提前做好倉容資金人員準備,確保倉等糧,錢等糧,人等糧,克服汛情產生的產量和質量下降的不利影響,全局共收購早稻3.8萬噸(其中地方儲備糧1.2萬噸,托市糧2.6萬噸),全部通過質量驗收,收購數量、質量在宜春市名列前茅。
2.精心抓好兩個安全。為強化保糧隊伍建設,組織6名職工參加江西省工貿學院特種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并組織40多人次參加儲糧業務知識集中培訓。通過規范保糧規章制度,創新保糧工作方法,實現科學儲糧,綠色儲糧,確保了儲糧保管“一符四無”率達100%,確保了儲糧安全;投資20000余元組織30多人次進行消防演練、對246瓶滅火器進行了藥劑更換,通過細化措施,明確責任,嚴格制度,確保了實現社會穩定、安全生產零指標。
3.夯實基礎科學保糧。投資254萬元維修倉房16棟及新建部分彩鋼屋頂;投資569萬元完成智慧糧倉建設,實現智能安防、自動簽樣、電子糧情檢測;投資105萬元添置重金屬儀7臺、環保脈沖除雜機1臺、扒谷機6臺、輸送機18臺及一些鼓風機,進一步提高了糧食收儲能力;儲糧的科學水平逐步上升,目前,全局科學保糧中,機械通風儲糧100%,糧情電子測溫系統100%,保糧磷防蟲拌糧90%以上,雙低保糧50%,氣調儲糧2.5%,有效地延緩了糧食陳化,保證了儲糧品質。
(三)行政執法監管有力。
1.嚴格規范行政審批。強化服務意識,增強服務功能,提高工作效能,以服務為重點,為政府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今年共對79家糧食收購企業進行資質審核,其中本年度共批準2家民營企業糧食收購資格的申請、另外批準7國有企業和3家民營企業的法人變更申請、1家民營企業的變更經營地址申請、注銷2家民營企業的糧食收購資格。
2.文明執法監管市場。加強系統“一規定、兩手則”學習教育,積極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工作。抓好糧食收購、儲存、供應等環節監管,消除監管盲區,自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著力營造和諧法治環境,全面提高依法管糧、依法治糧和法治糧食建設水平,有效地維護全市糧食流通秩序。今年1-10月共監管18000余噸早稻用于加工出口米,監管10000余噸早稻用于生產燃料乙醇。
(四)糧食安全全面落實。
以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為中心,以加強宏觀調控、穩定糧食市場、保障糧食安全為目標,圍繞糧庫智能化升級項目、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糧食產業經濟發展、“放心糧油”工程、安全生產和安全儲糧等內容,著力抓好糧油儲備、應急保障、質量監管、節糧減損、監督考核等各項重點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確保區域糧食安全。2020年,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和符合推薦條件企業自愿申報的原則,行業協會向省糧經學會推薦了,江西省樟樹糧油公司“玉珠大米”、江西春絲食品有限公司“春絲米粉”和樟樹市華糧米業有限公司“夢湖香米”。其中,江西春絲食品有限公司的“春絲米粉”已順利通過省糧經學會的遴選,將授予該產品“江西好糧油”稱號。
(五)幫扶工作精準到位。
把脫貧攻堅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幫扶工作隊員帶領全體村干部下沉到村、扶持到戶、落實到人,摸清底數,認真開展調研,統籌做好各項幫扶工作。一是做好結對幫扶活動。落實幫扶責任項目和計劃,建立幫扶脫貧長效責任機制,今年共投入資金十余萬元,支持店下松灣村,觀上扶田村發展特色經濟;二是開展“送溫暖”活動。利用節假日對貧困戶進行走訪,為貧困戶送去了慰問金、大米和食用油。并和貧困戶一起制定幫扶措施,做到了因戶施策、因人施策;三是切實履行幫扶工作職責。積極協助推進各項扶貧工作,選派1名工作人員到觀上鎮夫田村任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協助村兩委對全村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全面規劃。
(六)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
局主要負責人與機關科室、基層各單位簽訂《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31份,明確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明確職責定位,細化責任分解,建立責任清單,切實把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統一到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把第一責任與“一崗雙責”統一到主體責任之中,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加強廉政條規教育、崗位廉政教育和典型案件警示教育,落實領導干部上廉政黨課制度,增強黨員干部廉政自律意識。
(七)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全局上下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積極開展“優環境、促發展”大討論活動。黨員領導干部帶頭示范、以上率下,高標準嚴密組織開展大討論,積極主動參與大討論,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自己擺進去,為活動推進提供堅強的組織領導保障。主動邀請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積極建言獻策,讓群眾看得見廣大黨員干部坦誠相見、開門納諫的真誠態度和直面問題、認真整改的堅強決心。全局各單位堅持開門搞大討論,共查擺出班子問題7條、個人問題共計18條,全部按時整改落實,形成制度成果1個。通過大討論活動,全局上下統一了發展思想,凝聚了發展合力,努力形成了一批認識成果、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
(八)困難職工真心關愛。全年走訪困難職工80人次,共送去慰問金32000元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幫助申請建檔立卡城鎮貧困戶16戶、48人,申請貧困職工專項補貼資金115000元;幫助生病職工報銷醫療互助金4.08萬元;幫助254人申請獨生子女補貼414800元。讓困難職工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年齡偏大人才斷層。全局現有干部職工413人,其中50歲以上占比45.6%,高中及以下文化占比83.5%。人員年齡普遍偏大,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現已出現較為嚴重的人才斷層現象,有些技術性工種后繼無人,制約了企業長期健康發展。
(二)庫存減少經營困難。全局倉容總量45萬噸,現有儲糧18萬噸,空倉率達60%,且隨著國家去庫存力度加大,糧食庫存數量還將減少。由于糧食局收入單一,經營壓力加大。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2021年,我局將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為指導,以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對糧食工作“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求為目標,進一步建立完善政府負總責、部門抓落實、生產保底線、儲備保應急、流通保平衡的糧食安全責任體系,努力確保全市糧食安全。
(一)重點抓好黨建工作。嚴格落實黨建工作制度、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制度等,常態化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鞏固“優環境、促發展”大討論活動。
(二)努力做好挖潛增效。一是充分挖掘企業現有人員優勢和倉房條件優勢,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與中儲糧公司、省儲糧公司、銷區大企業合作,引進代收、代儲合作模式,拓寬增收渠道;二是進一步深化糧食體制改革,引進競爭激勵機制,增強員工積極性,增強企業競爭力;三是盤活現有資產,向社會出資場地,空倉,店面增加企業收入。
(三)積極推進行政執法。認真研究糧食執法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加大對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整改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經營為做到規范執法、文明執法,確保糧食市場平穩有序。
(四)全面提升倉儲管理。進一步健全糧食倉儲管理制度,積極推進智慧糧倉建設;落實保糧措施,加強對庫存糧食的檢查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安全;大力推行儲糧精細化管理,嚴格落實責任,保障儲糧安全。
(五)深入抓好脫貧攻堅。按照脫貧攻堅工作的相關要求,重點抓好常駐人員日常管理和幫扶村的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規劃及資金協調等工作。
(六)積極建設重點工程。市重點工程樟樹東站國庫新建項目,受前期疫情和雨季影響,工程進度有所滯后。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大進度確保一期工程穩步推進,二期工程有序開展。
(七)切實抓好糧食收購。盡早謀劃,提前做好倉容、器材、設備、人員、資金準備,做到倉等糧、人等糧、錢等糧;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好驗質、司磅、入庫、結算各環節工作;強化服務,發揮糧食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讓售糧群眾高興而來了,滿意而歸。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