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宜春市發改委的精心指導下,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全年糧食工作目標,克服疫情影響,積極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職責,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創新,真抓實干,扎實開展各項糧食工作。
一、主要工作進展情況
(一)重點工程有序推進。樟樹東站國家糧食儲備庫新建項目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二期工程正按計劃穩步進行,目前已完成工程量65%,項目建成后將新增現代化高標準倉容11.5萬噸,使我市糧食倉儲能力和科學保糧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二)行業運轉平穩有序。一是規范進行糧食購銷工作。克服疫情影響,完成糧食出庫5.41萬噸,其中:托市糧5.27萬噸,省級儲備糧0.14萬噸;收購早稻9753噸,收購省級儲備糧晚稻1500噸,全省率先啟動托市糧中晚稻收購工作,共收購托市糧中晚稻近12573噸;二是精心抓安全,確保了儲糧保管“一符四無”率達100%,在保證儲糧安全的同時,實現社會穩定和安全生產。
(三)行政執法監管有力。嚴格做好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工作,加強“一規定、兩手則”學習教育,積極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工作,抓好糧食收購、儲存、供應等環節監管。順利完成57家糧食收購企業信息備案、74家糧食收購企業守法誠信評價工作,進行成品糧庫存檢查4次,規范糧食出庫監管27.2萬噸,有效地維護了全市糧食流通秩序。
(四)糧食安全全面落實。認真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責任,以加強宏觀調控、穩定糧食市場、保障糧食安全為目標, 圍繞糧庫智能化升級項目、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糧食產業經濟發展、“放心糧油”工程、安全生產和安全儲糧等內容,著力抓好糧油儲備、應急保障、質量監管、節糧減損、監督考核等各項重點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確保區域糧食安全。
(五)基層黨建常抓不懈。一是堅持高標準發展黨員。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原則,今年吸收入黨積極分子3人,發展對象轉為預備黨員2人。二是繼續深入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黨建標準化、規范化邁上更高水平,黨員綜合素質明顯提高。三是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參加全市大型黨史知識競賽,糧食局參賽隊組合年齡最大,隊員們同心協力依然取得了二等獎的較好成績。
(六)幫扶工作落實到位。把脫貧攻堅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一是做好結對幫扶活動。落實幫扶責任項目和計劃,建立幫扶脫貧長效責任機制。二是開展“送溫暖”活動。利用春節、端午節等節假日對貧困戶進行走訪,為貧困戶送去了慰問金、大米和食用油。并和貧困戶一起制定幫扶措施,做到了因戶施策、因人施策。三是切實履行幫扶工作職責。選派1名黨委成員到店下松灣村任第一書記,協助村兩委對全村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全面規劃,并投入資金30000余元支持該村發展集體經濟。
(七)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與局屬各單位簽訂《2021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明確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明確職責定位,細化責任分解,建立責任清單,切實把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統一到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把第一責任與“一崗雙責”統一到主體責任之中,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加強廉政條規教育、崗位廉政教育和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全局無違法現象。
二、2022年工作打算
(一)全力做好糧食收購。認真執行國家糧食政策,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努力多掌握糧源,做到應收盡收,杜絕農民賣糧難現象發生,確保惠農政策落實到位,糧食儲備安全保障到位。
(二)積極推進行政執法。認真研究糧食執法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加大對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整改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做到文明執法,確保糧食市場平穩有序。
(三)全面提升倉儲管理。進一步健全糧食倉儲管理制度,積極推進智慧糧倉建設;落實保糧措施,加強對庫存糧食的檢查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安全;大力推行儲糧精細化管理,嚴格落實責任,保障儲糧安全。
(四)積極建設重點工程。市重點工程東站國庫新建項目,受前期疫情和建筑材料漲價,工程進度有所滯后。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大進度確保工程穩步推進。
(五)重點抓好黨建工作。嚴格落實發展黨員工作制度、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制度等。繼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六)認真抓好巡視整改。對照涉糧專項整治巡查組反映的問題,自查自糾,深刻剖析,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整改措施、時限和責任,實行清單管理,跟進對賬銷號。認真總結專項整治工作的寶貴經驗,以問題整改,促進管理水平提升,構建長效工作機制,確保專項整治取得持久成效。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