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城管局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以及省、宜春市及市委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積極應對挑戰,攻堅克難,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履行好為人民管好城市的職責,著力打造“干干凈凈、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諧宜居”的美麗幸福新樟樹,不斷開創樟樹城管新局面,邁上新臺階。
一、大抓黨建,持續鍛造干部隊伍
1.大抓黨性教育。精心籌劃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引導黨員干部為實現初心使命不懈奮斗。嚴格落實“三會一課”“黨員學習服務日”等基本制度,鞏固“優環境、促發展”大討論活動成果,加強黨員干部政策理論水平,強化黨性修養。
2.大抓黨建三化。在前期黨建“三化”基礎上,繼續抓好黨建“三化”十有標準落實,完善相關軟硬件設施,高標準打造機關黨支部。
3.大抓黨風廉政。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責任制,加強干部日常監督管理,做好風險防控,強化警示教育,鍛造風清氣正的城管隊伍。
二、全面治臟,持續改善人居環境
4.統籌推進垃圾分類。鞏固城區31個社區現有450個垃圾分類收集亭的垃圾分類成果,深入開展宣傳培訓、現場指導、督查考核等工作,提升垃圾分類知曉率、投放率和準確率。探索垃圾分類市場化運作,確保我市垃圾分類工作穩進宜春縣市前列。引導新樓盤開發商建設垃圾分類設施并投入使用,實現由政府投入向社會資本投入轉變。鞏固洋湖鄉、閣山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果,加快啟動張家山街道、觀上鎮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有序擴大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
5.高標準實施清掃保潔。持續壓實“路長制”責任,將責任具體到人,及時發現、及時清掃。大力推行“以克論凈”深度保潔,從對主干道常態化灑水沖洗擴展到人行道、路沿石的沖洗,實現由“掃街”向“洗街”轉變。對重點路段推行“一吸二沖三洗四灑五保潔”五步作業法,強化灑水、抑塵力度,推動城區道路保潔管理提檔升級。加大道路保潔機掃率,選取部分區域路段的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試行小型掃地車機械化作業,力爭機掃率達90%以上。道路清掃保潔作業質量考評嚴格按照《樟樹市城市道路清掃保潔作業質量考核辦法》組織街道、社區居民實施,還政以民。及時開展道路清掃保潔市場化作業招投標工作,力爭提高標準,提升保潔成效,同時積極探索城區28座公廁管理市場化運營,進一步實現環衛作業的“管干分離”。
6.強化渣土運輸管理。落實余土運輸資質化管理,嚴肅查處無證運輸。利用余土指揮管理平臺,加強城區三家有資質的余土運輸公司監管,確保運輸密閉化、行程可溯化。強化動態巡查,聯合交警部門執法,整治余土運輸車輛帶泥上路、密閉不嚴、篷布破損、車身臟污、沿途遺撒等違規行為,狠抓道路揚塵污染整治,營造整潔環境。按期開展建筑余土運輸資質申報審批工作,規范維護余土運輸市場秩序。
7.開展農村環衛一體化工作。鞏固提升農村環衛一體化第三方治理工作水平,嚴格按照《樟樹市農村環衛作業市場化服務考核辦法》每季度對鄉鎮(街道、場)的農村環衛市場化作業情況進行督查考核,及時兌現獎懲資金,保障農村環衛一體化市場化工作質量,力爭宜春考核排名靠前。
8.提升生活垃圾末端處理水平。加大焚燒發電項目運營監管,確保垃圾全部進行環保焚燒處理、焚燒飛灰按標準無害化填埋。爭取啟動垃圾填埋場存量垃圾治理和永久封場工程,改善周邊生態環境,消除環保隱患。同時,規范有效處理垃圾滲濾液,利用在線檢測設備實時觀察,確保水質達標排放。
9.加大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持續抓好污水處理廠日常運營管理,確保穩定在一級A排放水平,收集率、處理率穩定在95%以上,處于全省縣市前列。加快三期工程建成并在時間節點內投入使用,確保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6萬噸/天。積極對接草溪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推進老城區37.8公里的合流制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實現截污控源、內源治理。全面排查未納入市政污水管網的公廁,修建糞污池,定期抽污清運,確保污水處理規范。持續排查、及時消除黑臭水體。及時新建3個洗掃車污水排放沉淀池,減輕泥沙積淀市政管網程度。
10.壓實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各方責任。積極對接省、宜春市整治辦,及時制定年度工作要點、考評辦法等制度性文件,協調組織相關部門積極開展各項專項整治行動,做到“四個一”:每月一專項、每月一考核、每月一通報、每月一排名,壓實各地各相關部門責任,力促整治合力形成、整治成效好轉、年度考評排名前移。
三、重拳治亂,持續優化市容市貌
11.嚴控新增違法建設。持續發揮無人機空中“巡察利劍”作用,同時壓實網格化管理機制,采取天上巡與地面查、日常排查與群眾舉報、教育疏導與處罰相結合等方式,保持違法建設高壓嚴打態勢。加快啟動歷史形成的違建問題拆除工作,全面實現我市違章建筑“零新增、去存量”目標。
12.嚴管占道出店經營。進一步壓實網格化管理和定人、定崗責任制,堅持宣傳教育、疏堵結合、嚴管重罰相結合的原則,對城區占道經營,店外亂擺賣、亂搭建等行為進行集中專項整治,保證人行道暢通、路面干凈整潔。
13.嚴治亂停亂放行為。每周對藥都大道、杏佛路等重要路段違反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行為開展一次拉網式整治行動,落實整治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加強對主次干道亂停亂放機動車處罰力度,著力提高市民遵法守法意識,營造規范整潔、井然有序的市容環境。
14.嚴整亂打廣告亂象。按照“事先審批把關、事中事后監管”的原則,進一步規范廣告店招設置,做到一店一招,統一設置,統一規格。對未按要求設置的廣告店招進行常態化整治,逐步實現“一街一景觀、一路一特色”目標。待新城區啟用后,統一編制實施戶外廣告設施設置專項規劃,堅決杜絕新增樓頂高空廣告,持續鞏固專項整治成效。
15.嚴抓亂丟亂倒亂象。緊扣“門前三包”,強化宣傳、教育、引導,加大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理亂丟亂倒等現象,適度負面典型曝光,確保“門前三包”責任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四、高效治差,持續補齊城市短板
16.加快完善內澇點周邊管網。持續跟進江鹽鐵路改造,確保雨污主管建設、支管接入及時、準確。持續推進黃家腦片區管網建設,解決糧食局片區集中內澇問題。盡快啟動新民路雨水干管工程,緩解福城醫藥園仁和路片區內澇問題。力爭啟動樟中片區管網完善,緩解藥都北大道低洼地帶排澇難題。
17.大力實施城區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消除城區管養范圍內的主、次干道路面明顯坑槽,及時修復破損井蓋,推進鹽城大道、共和東路延伸段瀝青路面中修工程,承接相關主次干道大修、黑化工程,確保城區道路安全運行、品質提升。上半年及下半年各啟動一次“城區主干道人行道板破損清零行動”,對城區管養范圍內主干道的人行道開展拉網式、地毯式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確保人行道板平整美觀、行人通行方便。
18.大力提升城市照明管理水平。嚴格按照《城市道路照明設施養護維修技術規范》要求和安全及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加大巡檢力度,確保主、次干道路燈亮燈率達98%以上,小街小巷亮燈率達95%以上,設施完好率達98%以上,報修修復率達100%。加快推進城區路燈節能改造及照明設施智能化監控管理系統建設,確保2021年完成城區5000套單燈控制系統及智能化管理平臺搭建工作并投入使用。全面啟動實施“照亮回家路”專項行動,重點對背街小巷和住宅小區進出道口路燈查缺補漏,點亮居民回家最后一盞燈,讓市民生活更方便。切實用好《樟樹市城區夜景亮化專項規劃》(2020-2025),開展城市夜景亮化優化提升工程,開啟分區域、分節點、分時段亮化新模式,讓樟樹夜景亮化更加科學、更具特色。
19.鞏固提升園林綠化建設品質。嚴格按照綠化養護標準和月(季)工作臺歷進行園林綠化養護,確保城區園林綠化保存率和新栽苗木成活率達到85%以上。大力開展麥冬覆綠行動,消除喬木、灌木林陰下黃土裸露現象,進一步增加城市綠量、打造美麗綠帶。加快推進社區公園、街頭游園、口袋公園,以及小微綠地建設,確保建成區內各類公園綠地分布均衡,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保持平穩增長。持續開展小微型綠色停車場建設,見縫插綠、見縫補位,緩解車多位少矛盾。積極開展適地適樹適季綠化工程建設,用好用活綠化資金。
20.加快推進背街小巷改造項目。加強溝通與協調,完成約60條背街小巷整治改造任務,實現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年度“進一流”目標任務,打好三年收官戰。
21.積極參與其他重點工作推進。尤其是城區農貿市場、智慧停車誘導系統建設,確保按期完成既定的農貿市場拆除、改造、新建、提升任務,最大限度盤活停車資源,持續補齊短板不足,緩解停車難、出行難問題。
五、安全規范,持續精細管理城市
22.全力維護城市運行安全。按照“十大清零”行動工作方案繼續加大各類隱患排查力度,確保安全生產零事故。繼續開展燃氣行業專項整頓活動,督促4家燃氣企業做好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確保燃氣生產、經營、運輸、儲存各個環節安全有序。圍繞城市建設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對城市建設領域安全生產重點難點問題進行集中整治,保質保量完成攻堅年各項目標任務。完成城市安全風險辨別評估工作,針對評估結果及時防范化解城市安全風險,保障城市運行安全。
23.積極對接城市大腦工程。加大智慧城管建設協調工作力度,力爭盡快啟動智慧城管建設工作,不斷健全城市管理“神經網絡”,不斷增強數據利用能力,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動城市管理由人防、物防向技防轉變,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邁進。
24.持續鞏固“強轉樹”活動成果。加強執法人員教育培訓,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執法隊伍政治素質、法治素養和業務水平,打造新時代城市管理執法隊伍新形象。積極倡導“721”工作法,實現被動管理向主動服務、末端執法向源頭治理轉變。大力推行執法全過程記錄,實現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同時,規范執法文書的制作和使用,確保執法文書和案卷完整準確、合法規范,促進規范文明專業執法。
25.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嚴抓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人員管理,強化服務意識、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簡化22項行政審批事項和8項工程報建事項辦事流程,縮減辦事材料,提高辦事效率。繼續做好江西省“互聯網+監管”(雙隨機、一公開)、政務資源發布平臺、樟樹市信用信息平臺、26項領域基層政務公開四個系統行政處罰信息上傳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