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樟樹生態環境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持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現將上半年工作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績
(一)黨建、宣教工作有突破
1、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今年以來,我局召開了2021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部署會,部署安排了2021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黨員領導干部深刻查擺問題、撰寫對照檢查報告;并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觀看警示教育片2則,從思想深處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線,在全局上下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
2、強力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一是嚴肅黨的組織生活、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和黨支部主題黨日制度,設立了黨支部書記辦公室、黨員活動室及各類宣傳展板,用制度化規范了黨建工作,用標準化推進了管理運行。二是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常態化開展線上公開黨建工作和活動,用信息化促進了黨建資源整合利用。今年以來,吸收預備黨員2名,新增積極分子3名,發展黨員工作有序開展。
3、穩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一是盡早部署,行動迅速。我局成立了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制定了相關方案,召開了動員部署大會。二是注重學習,強化信念。開展了2次專題學習研討,每位科級干部都撰寫了學習心得體會;組織黨員干部集體觀看了黨史學習教育片《建黨偉業》、《支部建在連上》,參觀了毛澤東同志舊居;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演講比賽,制定了“學黨史+排污許可證后服務”活動實施方案,成立3個服務小組,服務走訪46家企業。三是有力宣傳,氛圍濃郁。組建的“宣講隊”深入企業講解《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并發放學習手冊;積極組稿,在樟樹市委黨史學習教育簡報上稿2件,宜春市委黨史學習教育簡報上稿1件,江西省生態環境廳黨史學習教育簡報上稿1件。
4、不斷改進工作作風。一是堅持實施“釘釘打卡”考勤制度,定期通報考勤情況,抓實出差、會議、接待等制度落實,從小處著手,防堵大問題發生。二是繼續開展服務企業接待日活動,今年來接待企業13家次,收到問題或建議13條,基本現場予以答復。
5、積極落實環境宣教工作。以“六五環境日”為契機,聯合樟樹市偉明環保能源有限公司開展環保設施開放活動,增強群眾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踴躍向上級部門投稿。截至目前,我局共上稿71篇,其中中國環境報2篇,省廳公眾號及官網5篇。
(二)攻堅克難,扎實推進環保督察問題整改
2016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11個問題,已完成整改4個,達到時序進度7個,均為長期堅持問題;交辦信訪件16件,其中14件屬實或部分屬實,2件不屬實,已全部解決到位,康怡公司老廠區已全面停產,新廠區已投入運行。
2018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10個問題,均達到時序進度;交辦信訪件12件,已全部解決到位。2017年省環保督察反饋48個問題,完成整改29個,達到時序進度19個;交辦信訪件26件,其中屬實或部分屬實的23件,不屬實的3件,已全部完成整改。
2021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現場指出問題2個,均達到時序進度;交辦信訪件19件,完成整改14件,另外5件正在整改中。
2019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18個,其中14個共性問題,4個個性問題,目前已完成整改8個,其余問題正按照整改方案要求有序推進。
(三)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1、全面發力,打贏藍天保衛戰。持續以“六控”為抓手,提高我市空氣質量。一是常態化開展秸稈禁燒巡查及城區揚塵管控。加強網格化管理,強化施工工地大氣污染管控。要求工地嚴格落實“六個100%”。目前城區建筑工地均已安裝大氣污染在線監測監控裝置。二是持續推進VOCs綜合治理。對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實行“重點盯防、貼身監管”;加大對VOCs整治重點企業幫扶力度,截至目前,已召開3家省、宜春市VOCs重點治理企業綜合整治效果評估會,并督促企業嚴格按專家意見進行整改及完善。三是嚴格非道路移動機械執法檢查。在禁行區內隨機檢查了4家施工工地,抽檢非道機械10余臺。四是加快推進鄉鎮空氣自動站建設,20個站房已基本建成,正在進行儀器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有毒有害氣體預警體系建設也在有序推進中,目前正在走驗收程序。
2、鞏固提升,打好碧水保衛戰。一是持續加強對肖江、薌水河重點流域監管,對肖江流域的污染源開展全面摸排,開展下土湖斷面曝氣工程、萬擔壟渠道生態修復工程等,對癥下藥,標本兼治,提高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二是開展縣級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專項行動。加大排查力度,指導張貼杜絕高毒有害農藥化肥的使用宣傳標語;推動規范化建設,7個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均設置了標識標牌,并對集中式飲用水取水口進行了圍擋,對地下水型水源地進行了封閉管理。三是持續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啟動我市贛江岸線及其2公里入河排污口檢測及整治,目前已完成229個排口的復核和贛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專家評審。其他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3、科學治土,打好凈土保衛戰。一是緊張有序地開展土壤污染修復工作。原江西晶昊鹽化有限公司地塊目前正開展效果評估,已完成7批次采樣工作;江西贛中氯堿制造有限公司原場地地塊已根據省廳回復的指導意見,開展分區調查,按程序確定了第三方調查單位。二是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我市今年共15個農村污水治理項目納入考核范疇。目前已完成了實施方案、施工方案和預算造價評審。三是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根據企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等情況,我市確定了14家重點監管企業。四是加大重點企業監管力度,現場督促3家土壤重點監管企業開展土壤隱患排查。
(四)科學把關,嚴抓建設項目審批
以入企幫扶為契機,完善排污許可證填報質量,強化排污許可證政策法規宣傳;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環評審批,緊跟上級業務部門審批新要求,做好線上審批系統銜接和推廣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本級建設項目審批21個,出具了項目標準執行函34個,網上辦理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51個,完成排污許可證后核查46家,完成核輻射技術利用單位安全隱患排查10家。
(五)高壓整治,狠抓環境執法監督管理
今年上半年,先后出動執法人員1120余人次,檢查企業350余家次;受理環境信訪73件,處理率達100%。在去年排查整治的190家“散亂污”企業的基礎上,繼續開展核查,截至目前,我市另排查出“散亂污”企業2家,均屬于升級改造類,現均已完成整改。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營造安全穩定環境,開展了“查風險、除隱患、防事故”行動,從重點企業污染防治設施大排查、汛期環境安全防范、重點企業突發環境事故應急演練、核輻射排查等方面著手,確保全市環境安全持續穩定向好。
(六)加強環境監測管理,提高環境監測公共服務水平
一是開展國控、省控、市控及跨界考核斷面水質監測,同時對重要斷面龍潭村、下土湖、肖江江口、皮家組、牛李組、蜀潭、麗城橋進行加密監測。二是對全市169座小二型以上水庫進行監測,為全面掌握我市水庫水質變化情況提供了基礎數據。三是為保障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飲用水質安全,對杏塘村、吳城村、橫崗村飲用水源進行采樣,對11個貧困村地下水17個指標進行水質監測。
(七)全力做好自然生態保護工作
今年來我市已將5個鄉鎮(街道)的省級生態鄉鎮的申報材料提交到省廳,下一步等待省廳進行現場核查。同時,我市33個村莊被授予“宜春市市級生態村”榮譽稱號。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力度還有待加大。環保督察涉及我市問題的整改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絕大部分問題得到了及時有效地整改,但個別問題整改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如江西晶昊鹽化有限公司廠區管理問題及萬擔壟水渠水質問題等。
二是污染防治有待進一步加強。水環境質量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我市部分流域水質依然不夠穩定;受疫情影響,去年1-3月份企業及經營單位大多處于停產、停業狀態,同期大氣污染物排放較少,今年1-2月江西各縣(市、區)受北方污染向南傳輸影響較為明顯,空氣質量普遍出現“下降反彈”現象。從目前情況看,我市當前的空氣質量與上級下達的2021年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有較大差距。
三是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部分企業未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專業設計,或是未考慮全面,導致雨污分流不徹底問題反復,對整個園區雨水管網造成威脅。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的整改力度。對已完成的環保督察問題及時進行復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予以交辦,確保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要求整改到位。加大對環保督察問題整改銷號臺賬的收集,完善銷號臺賬,對提交銷號臺賬的問題及時開展現場核實檢查,盡快銷號到位。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開展重點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抓好肖江、薌水河流域重點污染源綜合治理,完善鄉鎮集鎮污水管網;督促企業做好“雨污分流”改造和VOSs建設工作;推行環境空氣質量“環保管家”服務,借助專業機構強大的技術力量,提升我市大氣治理成效。
三要做好服務和監管兩篇文章。加大入企幫扶力度,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指導;持續做好生態環境領域信訪工作,及時處理及時答復,切實維護群眾的環境利益。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對偷排偷放等環境違法行為出重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