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樟樹市林業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一手抓造林綠化,一手抓資源保護,各項工作均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2021年工作成效
(一)林業生態建設成效凸顯
1.造林綠化。完成人工造林10541.4畝,完成封山育林6202畝,完成退化林修復6406.6畝,其中完成重點區域森林“四化”建設人工造林769畝,木本森林藥材造林6407.2畝,超額完成省局下達我市的營造林任務。
2.項目建設。今年成功創建4個省級和3個宜春市級森林鄉村、1個省級和1個宜春市級鄉村森林公園、1個省級和2個宜春市級森林體驗(養生)基地、1個省級中醫藥康養基地、1個省級濕地公園和1個小微濕地。
3.生態補償。加強生態公益林、天然林的保護和管理,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的生態補償制度,共下發2020年度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88.09萬元、2019至2021年天然林保護資金132.55萬元、2020年度退耕還林補助資金67.7萬元。其中公益林補償受益脫貧戶合計614戶,天然林補償受益脫貧戶345戶,退耕還林受益脫貧戶54戶。
4.通道綠化整改。先后召開了3次滬昆高速通道綠化租田種樹遺留問題整改推進會,退出通道綠化租田種樹涉及的基本農田142.06畝,并全部恢復耕種條件,其余土地839.9畝已轉為林地、公路用地,實現了遺留問題全部整改到位。
(二)森林資源保護持續加強
1.資源管理措施有力。 一是堅持限額采伐管理,完成采伐林木蓄積量為12517.2立方米,占年采伐指標的37.7%;做好天然林管護工作,完成天然林保護任務20589畝。二是按照“不占或少占用”林地的原則,嚴把征占用林地審核關,依法依規管好、用好林地資源,辦理長期征占用林地9宗、面積6.3145公頃,臨時占用林地2宗、面積0.9118公頃。三是加大森林督查問題圖斑整改力度,對2018年、2019年、2020年森林督查問題圖斑進行整改銷號,對2021年云臻森林數據顯示的89個疑似變化林圖斑進行現場核查,并將森林督查與全國打擊毀林專項行動有機結合起來,做到邊查邊糾、邊查邊改。
2.林長制工作規范有序。一是完善林長制組織架構,全市現有4位市級林長、20位鄉級林長、111位村級林長、88位監管員、53位林長辦人員和90位護林員,實現了林長常態化巡林和主動協調解決責任區域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問題。二是強化護林員隊伍管理。根據護林員平時履職以及考核情況,將護林員隊伍由105名優化到目前的90名,實現森林資源網格全覆蓋。三是開展常態化護林員培訓,重點提升應急事件處置、政策法律宣傳、林業技術推廣、森林資源調查等能力,并設置了護林員必巡路線和打卡點,實現巡護網格全覆蓋。
3.濕地野保把關嚴格。為進一步規范藥企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行為,邀請省林業局領導、專家,對全市82位藥企負責人進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教育。薌溪省級濕地公園(試點)基礎建設和生態修復工作全面完成,獲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江西樟樹薌溪省級濕地公園。劉公廟鎮池頭村庫塘被列入2021年我省第一批小微濕地建設項目庫,獲得上級支持資金40萬元。
4.森林防火組織嚴密。一是壓實責任體系,通過“一長、三督、五員”網格化管理,把森林防火責任落實到人、到戶、到地塊、到山頭,并依托“互聯網+森林草原防火督查”平臺,進一步了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嚴格野外火源管控,在重點防火期嚴格按照“五個禁止”要求,全面禁止一切野外用火,最大限度消除火災隱患,同時在試驗林場等國有林場和森林公園全面推廣使用“防火碼”,防火碼啟用率達100%。三是抓好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試驗林場及閣皂山景區兩支半專業隊伍標準化建設順利通過宜春市檢查驗收;建設生物防火林帶1.62公里,折合面積68畝;積極申報“江西省宜春市重點森林火險區基礎設施項目”,成功列入國家項目庫。四是開展森林防火專項行動,出動檢查人員240人次、派出檢查組20多個,排查出火災隱患2起,責令限期整改到位。2021年,我市未發生一起森林火災,榮獲“2021年全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縣(市、區)”稱號。
5.有害生物防治科學。一是對林業有害生物進行全面監測,對黃脊竹蝗危害嚴重的閣山鎮、店下鎮,組織技術力量利用直升機開展飛防作業,防治面積達6萬余畝,防治率達98%。二是松材線蟲病除治工作順利通過省、市復評檢查和第三方評估檢查,在2020-2021年度省級松材線蟲病疫木清理成效評價位列全省第三。三是嚴格植物產地、調運檢疫,檢疫率達100%。
6.林業資源監測精準高效。全力推進林草濕數據與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對接融合工作,截至目前,已將全市數據規整完成,并通過國家質檢和江西質檢,現已將樟樹市林草濕與國土“三調”對接融合數據提交省林業局。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我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結合我市林業工作實際,繼續推進生態建設,嚴格森林資源管護,助力林業高質量發展。
(一) 持續推進生態建設
2022年計劃完成人工造林3000畝、封山育林3500畝、退化林修復6300畝,其中重點區域森林“四化”建設人工造林200畝、補植補造3100畝;抓好2021年度森林撫育任務落實,做到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上級下達的指標任務。
(二)切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1.規范林政資源管理。繼續執行林木限額采伐制度,堅持不突破年度木材生產計劃,堅持林木采伐審批程序,及時進行伐后檢查驗收工作。加強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的合法生產經營和安全生產的監管。做深做實林長制工作,不斷強化資源管理與保護。依法依規管理林地,結合樟樹市林草濕數據與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對接融合工作,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2.強化濕地野生動植物保護。結合實際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宣傳活動,提高群眾自覺保護野生動植物和濕地的意識;做好薌溪省級濕地公園管理以及種質資源庫建設工作,加強野生動植物資源及濕地資源管理;規范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經營利用行為,嚴厲打擊非法經營野生動植物以及破壞濕地的不法行為。
3.嚴密森林防火措施。積極推進森林經營管理單位半專業隊伍標準化建設和生物防火林帶建設項目,確保通過省級檢查驗收;繼續深入開展打擊森林火災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森林防火“平安春季行動”、野外火源專項治理等專項行動;緊跟省、宜春市的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進度,如期完成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充分發揮“一長三督五員”在森林防火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完善森林防火網格化建設,嚴格壓實護林員與網格化管護責任;加強火源管控和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持續推進全市林區輸配電設施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工作。
4.全力防治林業有害生物。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為科學防治提供重要依據;加強松材線蟲病病死樹及全市枯死松樹的巡查和監測力度,認真做好2022年春、秋兩季松材線蟲病普查和除治工作,全力打好疫情防治攻堅戰;加強植物檢疫執法,嚴把木材進出檢疫關,確保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