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傳統思維模式 提供專業招商服務
市工業園區管委會招商局局長 姜慶
記憶中這應該是2021年換屆后級別最高、范圍最大的一次外出考察活動,也是我唯一參與過的一次,最大的感受是很多時候不管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我們還是躺在了以前的一些光榮簿上,自我感覺良好,比如工業基礎好,招商環境好。個人覺得這次的考察非常有必要、非常及時,也非常有效,相信這次考察讓我們所有參加了的人員都更清醒地認識到差距與不足。多年從事招商工作,感覺現在應該是最艱難的時候,公平競爭條例出臺封死了讓利空間、經濟下行加劇企業收縮、產業升級迫在眉睫。面對這種困局,如何有效開展招商引資工作,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第一,作為招商人員,既要“懂產業”,更要“懂企業”。我的理解是招商員不是推銷員,而是產業醫生和企業的戰略合伙人,必須深入了解產業的基因、痛點、趨勢,才能精準診斷,開出有效藥方,吸引企業非你不可。招商引資工作很重要,大家都非常重視,但主動性和針對性還是不夠。比如,對產業鏈研究得不夠透徹,我們的產業和企業需要我們招引什么項目還不是很清楚。為此,建議要高標準繪制三大主導產業的全景圖和魚骨圖,比如藥業的招商環節是化藥、創新藥、生物醫藥和特醫食品;鹽化工的招商環節是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原料藥和新能源材料;金屬家具的招商環節是智能制造設備、智能家居以及核心零部件。只有知道我們的產業“鏈”在哪里斷了,哪里弱了,哪里可以做強,才能補斷鏈、強薄弱、延優勢地招引項目。
第二,公平競爭新規下,招商既要合規,更要破局,向存量要增量。在公平競爭條例全面實施的新環境下,傳統依靠政策讓利的招商模式已被嚴格限制。為此,我們要圍繞投資者的核心訴求,靠差異化服務來破局,把省下的政策補貼資金為企業搭建專業服務平臺,提高市場競爭優勢,比如為企業搭建研發、檢測平臺,在相對繁華地段打造人才驛站,支持企業在創新高地設立研發飛地。近幾年企業不管大小跟風要地,大部分建好了還是招租,對供出去的土地沒有達到投資強度和畝均稅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為此建議可以采取彈性供地,比如第一期供地30%,投產后解鎖剩余土地;投資強度達到60%前,不得抵押土地;沒有達到畝均稅收的80%,政府有權原價回購土地。對于閑置和低效用地,建立“一地一檔”數據庫,對符合產業只是短期困難的幫扶升級,高污染高能耗的強制退出,長期閑置無解的采取司法收回,對有廠房沒有技術的企業撮合同行業龍頭并購或托管經營,有意愿但缺資金的企業可以采取退還原地塊補償搬遷費置換到標準廠房。
第三,新形勢下,招商既要老傳統,更要新方法。在堅持以商招商、親情招商等傳統方法的基礎上,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比如專家型招商:招商人員要成為半個專家,能用專業術語與企業對話,理解其技術路線和商業邏輯,組建懂產業、懂政策、懂金融、懂法律的復合型招商團隊。比如鏈主招商:服務好仁和、晶昊、東陽光藍恒達等龍頭企業,鼓勵其孵化新項目、分拆業務板塊、吸引下游企業落地。比如數據招商:利用大數據工具,監控目標企業擴產、融資、搬遷等意向,分析產業趨勢,精準匹配需求。
招商引資是園區發展的生命線,我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以本次考察學習為契機,進一步對標先進、真抓實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務實的作風、有力的舉措,開創園區招商引資工作新局面,為全市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