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農歷五月十八,店下鎮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廟會。
在長約1.5公里廟會主街(店下鎮夢湖旅游大道城山村至楓林路口段),人流往來如織,數百個攤位沿道路兩側依次排開,竹木制品、農具、服飾百貨、風味小吃等商品琳瑯滿目,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充滿了濃郁的煙火氣。其中,獨具店下山區特色的竹編制品,如竹椅、竹篩、竹筐、等頗受游客青睞,不少攤位前都排起了長隊。
店下五月十八廟會,為自發形成的傳統民間廟會,也稱物資交流會。據悉,農歷五月十八,在當地有“小端午”之稱。這一日,周邊村鎮的群眾都會到趕到店下集鎮,參加一年一度的盛大廟會,在即將迎來早稻豐收、農忙雙搶時節,購買農用器具,買賣竹木制品、成衣布皮、特色山貨。老人們趁此機會,走親訪友,小孩子則開開心心看熱鬧、品小吃。店下各村群眾以廟會為契機,宴請親朋好友,并信奉“誰家客人多誰家就興旺發達”,因此也有“五月十八--店下發”一說。店下五月十八廟會始于清朝末年,初因群眾聚眾祈福,形成集市,后年復一年,發展成為山區物資交流廟會,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廟會首日吸引游客近3萬人次,旺盛的人氣極大地帶動了現場物資交易及當地餐飲、住宿等消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