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體局組建“學共體”成效明顯:教育資源更加均衡、“輸血”向“造血”轉變,師資隊伍更具活力、“單兵”變“協同”,育人質量穩步提升、“割裂”趨“融合”,辦學特色日益彰顯、“獨奏”成“交響”,教育生態持續優化、“壁壘”化“通途”,一批創新舉措廣受師生及家長好評。
樟樹二中“學共體”:分享人工智能、信息科技賦能教學創新前沿實踐
6月22日,樟樹二中“學共體”組織教師開展智創賦能活動。本次活動特邀宜春市初中信息科技劉星名師工作室團隊參加。活動以智創賦能為主題、以名師示范為引領、以名師講座及教學示范課內容為媒介、以“學共體”教師共同進步成長為目的,近距離溝通研討。工作室主持人樟樹二中教師劉星作了《人工智能與信息科技賦能教學創新實踐》主旨講座,核心成員豐城市劍聲中學范愛榮、宜春八中徐凱分別作了《DeepSeek在教學中的應用與案例分享》《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學應用實踐講座》專題講座,核心成員樟樹二中黃紅娜、宜春三中李芳分別作了《關心國家發展》《科創助力,“AI”護動物——智能寵物喂養系統》教學示范課。本次人工智能與信息科技賦能教學創新前沿實踐講座,精準聚焦了教育痛點,深入解析了生成式AI(如DeepSeek)等工具在備課、個性化輔導、課堂互動及評價反饋中的革命性應用,為教師提供了“減負提效”的實操利器。同時,在場聽課教師開闊視野,激發創新靈感,點燃了工作熱情。大家紛紛表示,專家的分享,不僅提供了“拿來即用”的策略,更指明了未來教學能力升級的清晰路徑。大家躍躍欲試,迫切希望將所學融入課堂實踐,擁抱智能教育新時代。
據悉,今年宜春市名師工作室30個,我市就有4個工作室,分別是小學語文藥都小學王晴名師工作室、初中信息科技樟樹二中劉星名師工作室、高中地理樟樹中學王家建名師工作室、高中物理濱江中學楊明名師工作室。
樟樹十小“學共體”:共讀《一線帶班》 解鎖班主任管理密碼
6月23日,樟樹十小“學共體”班主任閱讀沙龍活動在樟樹十小會議室舉辦。本次活動以管建剛老師所著《一線帶班》為共同研讀藍本,班主任們沉浸書香,在智慧碰撞中探尋班級管理的有效路徑。
活動中,班主任們圍繞書中“四大法寶”展開深入探討,書中精煉實用的策略激起強烈共鳴。大家聚焦開學“破冰”第一課如何巧妙設計,班規如何共同生成;剖析如何高效利用零碎時間,讓管理“顆粒歸倉”;探討如何搭建家校溝通橋梁,以真誠化解疑慮;更深入思考如何在日常點滴中持續為學生的“情感賬戶”注入能量。書中樸素的文字,因班主任們各自真實案例的對照與補充而變得無比生動。一位資深班主任分享道:“管老師‘親其師,信其道’的提醒尤為珍貴,唯有真心浸潤,管理才有根基。”新班主任也從中找到了信心:“一線帶班如明燈,照亮了瑣碎事務中的方向感。”
此次沙龍活動,是樟樹十小“學共體”建設的重要實踐,以專業閱讀為引擎,深度激活了班主任隊伍的集體智慧。老師們在閱讀中汲取養分,在交流中沉淀經驗,在共享中拓寬視野。教育智慧在共讀共研中持續生長,以書籍為舟,以思考為帆,每一場思想交匯都在為教育的航程積蓄更深邃的力量。樟樹十小將繼續依托“學共體”平臺,深耕專業閱讀沃土,讓書香持續滋養育人實踐,推動班級管理藝術不斷走向縱深。
(轉自“樟樹發布”微信公眾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