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改善農民生活水平。本鎮農戶常用農機有旋耕機、播種機、收割機等。但是,在農機化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下:
國產農機壽命短。國產品牌農機質量沒保障,即使在三包時效內也會頻繁地發生故障,影響生產效率。而某外國品牌農機能夠承諾300小時運轉無故障,且具備重量輕,油耗低的優勢。
服務與配件市場不成熟。國產農機更新迭代快,由于更換履帶規格或加高底盤等原因導致舊機型的配件存量少、價格貴。超出三包時效后,服務沒保障。本地農機手小黃稱:一支承接農機維保服務的流動售后服務隊要服務上百臺農機。售后維修,受配件稀缺、維修難度大等因素影響,對超出三包時效內的機型非常不友好,報修難度大,等待周期長,問題稍大給錢都沒人修。
農機維修網點不足。我鄉鎮只有一個農機維修網點,維修人員技術有限,農機修理質量得不到保證。且由于部分配件需要臨時去市區購買等因素導致維修費用高昂。要掃清農機化發展絆腳石還需多措并舉。
加快人才建設。多元推進農機維修能力基礎性建設。組織一線農機維修從業人員赴農機生產銷售單位現場教學,培訓維修骨干。組織農機維修能人、“土專家”參加各類農機維修技能競賽,營造良好的維修技能學習氛圍。推動高校等單位聯合定向辦學,引導農機專業學生投身農機維修一線,夯實農機維修隊伍。
改進售后維修服務。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壓實農機產品“三包”責任,推動延長旋耕機、播種機、收割機等常用農機產品“三包”有效期,督促企業建立健全銷售區域的維修網點,優化配件供應體系,確保實現應修盡修快修修好,保障在用農機以良好性能投入農業生產。
加強部門協同聯動。各級農業農村、工業和信息化、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按職能分工,加強協同聯動,密切工作聯系,強化統籌協調,確保農機產品質量管理與服務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各項舉措有效落實。要加強對本地區農機制造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的督促指導,組織開展質量動態監測,促進農機產品質量信息互通、抽檢互認、監管互助,實現一個部門發現問題、其他部門共同跟進處理。要加強部門間執法協作,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涉及其他部門職能的,及時通報相關部門采取措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