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作物抗寒防凍技術指導意見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2024 年 12 月 21 日~2025 年 1 月 20 日,全省氣溫接近常年略偏高,降水偏少;期間主要以冷 晴天氣為主,有 5 次冷空氣活動影響我省,冷空氣活動較為 頻繁,但強度整體偏弱。下旬極端最低氣溫贛北、贛中零下 3℃~零下 1℃,局部山區零下 5℃~零下 4℃,部分地區有 冰(霜)凍;贛南零下 1~1℃。
我中心聯合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特提出冬季作物抗寒 防凍技術指導意見,請各地密切監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發生 過程對在田農作物產生的不利影響,加強技術指導,為冬季 作物穩產保供夯實基礎。
一、油菜抗寒防凍及凍后補救技術措施
(一)油菜凍害預防措施
1.及時施肥。 遲播或長勢較弱的油菜可結合降雨或灌水 及時追施氮肥提苗,同時增施鉀肥,提高油菜抗寒、抗病、 抗倒伏的能力;也可通過葉面噴施氨基酸水溶肥進行提苗。 對于已出現早薹早花或有早薹早花傾向的油菜不建議追肥。
2.噴施防凍。 霜凍來臨前,用磷酸二氫鉀或新美洲星、 益施幫等有機水溶性肥料配合碧護(碧益)、胺鮮酯、二氫 卟吩鐵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加硼肥、硫酸鎂肥進行葉面噴施, 凍害來臨前提前進行噴施,增強植株抗寒性同時促生長。
3.管水防凍。 及時清理“四溝”,做到溝溝相通,防止 田間積水,促進油菜根系健壯生長, 以減少寒潮的影響, 同 時利用清溝土護根,壓草保溫護苗,減輕凍害;對于干旱田 塊,寒潮來臨前,有灌水條件的地區按照田不積水原則適時 灌水,灌水要灌透,隨灌隨排,保持田間濕潤,可提高地溫 1~2℃,緩解凍害。
4.覆蓋防寒。 可將稻草等作物秸稈鋪蓋在油菜的行間, 減弱寒風對根部的侵害。如覆蓋稻草,每畝用 200~300 公 斤,既保墑防凍,又增加土壤有機質,覆蓋在廂面上的稻草, 遇到降雨能自然落實,一般不影響油菜的光合作用。部分有 條件的,在寒潮來臨之前,在葉面上撒施一層谷殼或草木灰, 可以避免冷空氣對葉片的直接傷害,防止葉片受凍害。
5.摘蔓防凍。 油菜早薹早花后,會消耗大量養分,細胞 液濃度下降,抗寒能力減弱,因此如薹高超過 20 厘米的地 塊,可摘薹 10~15 厘米,上市銷售“一菜兩用”,減輕凍害 程度。摘薹選晴天中午進行,摘薹后及時追施一次速效氮肥, 噴施殺菌劑防病害發生。
(二)油菜凍后補救措施
油菜發生凍害后要加強指導,積極補救,挽回損失,尤 其是要及時清理“四溝”,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濕度,促進 油菜生長, 同時根據凍害程度進行化學調控促進油菜恢復生 長,防治凍后病害。
1.輕度凍害。 主要癥狀:僅個別大葉受害,受害葉層局
部萎縮呈灰白色。補救措施:用液體硼肥 50 克、磷酸二氫 鉀 100 克、碧護(碧益)、新美洲星、多菌靈混合后兌水 50 公斤,在晴天均勻噴霧;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撒施草木灰等 農家肥。
2. 中等凍害。主要癥狀:有半數葉片受害,受害葉層局 部或大部萎縮、焦枯,但心葉正常。補救措施:根據苗情長 勢,可每畝追施尿素 3~5 公斤,再用液體硼肥 50 克、磷酸 二氫鉀 100 克、碧護(碧益)、新美洲星、多菌靈混合后兌 水 50 公斤,在晴天均勻噴霧。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撒施草 木灰等農家肥。
3.嚴重凍害。 主要癥狀:全部葉片大部受害,受害葉局 部或大部萎縮、焦枯,心葉為正常綠色,植株尚能恢復生長。 補救措施:根據苗情長勢,可每畝追施尿素 5 公斤左右,再 用液體硼肥 50 克、磷酸二氫鉀 100 克、碧護(碧益)、新美 洲星、多菌靈混合后兌水 50 公斤,在晴天均勻噴霧。有條 件的地方,可以撒施草木灰等農家肥。
4.花蕾期凍害。 主要癥狀:年前抽薹開花,遭遇凍害導 致部分苔莖枯死或花序萎蔫。補救措施:解凍后選擇晴天, 用刀從枯死莖段以下 2 厘米處斜面割除受凍菜薹,以促進基 部分枝生長。用液體硼肥 50 克、磷酸二氫鉀 100 克、碧護 (碧益)、新美洲星、多菌靈混合后兌水 50 公斤,均勻噴霧。
5.致死凍害。 主要癥狀:全部大葉和心葉均萎蔫焦枯, 趨向死亡。補救措施:將死亡植株作綠肥翻耕到土壤中,提
高土壤肥力并可控制土傳病害。有條件的地方可改種春季馬 鈴薯、速生性蔬菜等,盡量挽回損失。
二、蔬菜抗寒防凍技術措施
(一)蔬菜
1.加強生產環境調控
(1)改善棚內光照條件。選擇透光性好、流滴持效期 長兼具防青苔的多功能薄膜,厚度應在 0.08 毫米以上,可 選擇 PE、EVA 或 PO 多功能薄膜。棚膜使用過程中定期清潔, 及時更換老舊棚膜,保證設施透光率。
(2)落實保溫控濕措施。根據不同蔬菜種類對溫度的 要求,在大棚內采用輕型保溫材料短期浮面覆蓋或采用“大 棚+中棚+小棚”多層覆蓋等方式保溫。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 白天應及時打開多層覆蓋的內膜,提高棚內的光照強度和溫 度。如遇強降溫天氣, 因地制宜采用增溫塊、加熱風機等方 式臨時加溫,并結合熏煙等方法減輕冷害。在不影響棚內溫 度前提下,盡量增加通風量,將棚內空氣濕度控制在 85%以 下。病蟲防控時優先采用煙霧劑和粉塵劑,使用常溫煙霧機、 彌粉機和臭氧發生器等新型植保設備,減少施藥帶來的濕度 增加。
(3)做好低溫期水肥管理。低溫連陰天盡量不澆水, 防止漚根死苗。低溫期根系生長緩慢,可施用腐植酸或海藻 酸肥,提高根系活性,促進新葉長出。植株長勢弱可噴施含
糖類、氨基酸類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防凍劑)等,刺激葉 片伸展,促進植株生長,增強抗寒能力。
2.落實關鍵生產技術
(1)促根壯秧。增施優質堆肥, 提高土壤透氣性, 促 進根系生長。采用高畦覆膜栽培和膜下灌溉技術,或在栽培 畦間覆蓋碎稻草、作物秸稈等吸濕材料,降低大棚內空氣濕 度。
(2)合理密植。根據作物栽培種類和環境條件,合理 確定栽培密度,既要避免密度過高造成徒長和品質下降,也 要避免密度過低而影響產量。
(3)防治病蟲害。我省設施蔬菜重點防治蚜蟲、粉虱、 薊馬、菜青蟲、小菜蛾等主要害蟲和灰霉病、根腐病、青枯 病、瓜類蔬菜霜霉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番茄晚疫病等主 要病害。防治病蟲害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選 擇高效低毒農藥并交替用藥,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水旱輪作 的栽培模式,能有效抑制土傳病害的發生。
(4)及時采收。根據市場行情和植株商品性,合理安 排采收。果菜類蔬菜要平衡低溫下秧果關系,及時采收。在 災害發生前,及時采收達到商品標準的蔬菜,降低災害可能 造成的產量損失。
(二)露地蔬菜
1.推廣合理輪作。 合理輪作可維持土壤肥力和促進土壤 可持續利用。我省提倡利用冬閑田進行蔬菜生產,如“中稻
—大球蓋菇”模式、“早稻—晚稻/再生稻—菜薹”模式等, 除大球蓋菇、菜薹外也可選擇其他耐寒或喜涼蔬菜。
2.加強田間管理。
(1)高壟栽培。高壟栽培可有效防止根部積水和凍害。 極端低溫天氣發生時,要將中耕土培于蔬菜根旁,防止根系 被凍傷。
(2)合理施肥。定植前施用足量腐熟有機肥和適量復 合肥,肥料均勻撒施并旋耕起壟。前期應適當控制肥水, 以 防止幼苗徒長,可待果菜第一果(瓜)進入膨大期或葉菜的 莖葉開始迅速生長時,再適當增加肥水。對發生凍害或冷害 的植株,可噴施 1 次螯合態氨基酸鎂鈣水劑,提高抵抗能力, 恢復作物生長,配合施用腐植酸或海藻酸肥,提高根系活性, 促進新葉長出。
(3)科學灌溉。寒潮侵襲前,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澆灌, 增加土壤熱容量,減緩降溫速度,緩解低溫的影響。寒潮或 者雨雪前后,露地蔬菜要及時清溝理墑,防止田間積水。
3.增加覆蓋保溫。 可采用塑料薄膜、無紡布、稻草等覆 蓋材料進行直接覆蓋防寒,或搭建小拱棚進行覆蓋,也可在 行間撒施玉米、小麥等作物的秸稈或腐熟的牛糞、雞糞等, 提高蔬菜的抗寒能力。在寒潮或雨雪來襲前,要加強遮掩覆 蓋,延緩凍融過程,防止蔬菜發生凍害。
4.加強病蟲害預防。 冬季蔬菜病蟲害相對較少,但仍要 注意預防。定期巡查菜園,及時清除病葉、病株, 減少病蟲
害的傳染源。如有病蟲害發生,應選用低毒、高效的農藥進 行防治,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操作。
三、柑橘果園抗寒防凍及冬季管理技術措施
(一)抗寒防凍技術措施
1.增強樹體自身抗寒能力。 加強樹體管理,適量掛果, 果實成熟后,及時采收,避免過度結果和采收不及時消耗樹 體過多營養,影響樹體抗寒能力(對果實需要留樹越冬的晚 熟柑橘品種,要疏除小果、次果和病蟲果,保留優質果)。 平時要增強樹體營養、注重肥水管理,矯治缺素,果實采收 后適時施基肥,增強樹勢;及時剪除病蟲危害枝條、衰弱枝, 抹除未老熟的晚秋梢。
2.干擾冷空氣。 當絕對氣溫已下降到零下 5℃左右,在 橘園中均勻布設發煙物堆,一畝約放 4~6 堆(或每個間隔 50 米),每堆約 20 公斤。發煙物就地取材,可選用雜草、稻 草、枯枝落葉、鋸木屑、糠殼等,發煙堆不需要明火,需壓 實或覆土。一般熏煙約 10 個小時(如晚上 11~12 時到次日 9~10 時),可有效減輕地面輻射冷害。另外,也可針對設施 栽培開展加溫。
3.橘園和樹體防護。
(1)除雪排水:及時搖落樹上積雪,并鏟除樹盤內積 雪。在平地橘園,清好邊溝及排水溝,及時排除雪水。
(2)地面覆蓋: 在地面覆蓋稻草或塑料薄膜等材料。
(3)樹干刷白或培土:11 月至凍害來臨前,用生石灰
水刷白樹干,刷白高度以稍高于地面 50~60 厘米為宜。
(4)枝干包扎:對樹干和大枝用稻草、塑料泡沫、海 綿、棉布等進行包扎,外面用薄膜扎緊,防止雨雪滲入,保 護枝干,避免或減輕受凍程度。
(5)支撐樹冠:用竹竿、樹枝、繩索等對樹冠進行支 撐加固,防止枝葉因凍雨結冰或積雪等造成折斷或劈裂。
(6)樹冠覆蓋、果實套袋:可以減少凍雨和冰雪對樹 體的直接影響,減少越冬果實油胞受凍。
(二)冬季管理措施
1.適時采收。 柑橘類中晚熟品種的果實在 12 月中旬已 進入成熟再修剪。采收期,對一株樹上的果實分 2~3 批進 行及時采摘。否則采遲會因掛果進間太長,消耗大量樹體養 分,不利花芽分化,樹勢恢復慢,同時也會使果實過度成熟 影響貯運、橘果品質下降。
2.園地深翻。 采果后對地面進行深翻。柑橘根系發達, 全面深耕翻土 20~30 厘米,樹冠下用鐵锨深翻, 既可疏松 土層,改善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更新,又可殺死花蕾螟、 惡性葉蟲等土內越冬害蟲。挖坑時一般先株間后行間,逐步 向外擴展,至全園土壤全面深翻改土完成為止, 以提高土壤 通氣、透水性能,促進土壤熟化,利于根系生長和樹體的生 長發育。
3.秋施基肥。 采果后要及時秋施基肥,重施采果后肥, 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 40~50%。基肥的施用時間,一般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結果后柑橘樹體消耗了大量養分,應 在采完果、園地深翻后應及時施足肥料,保證養分供給。施 肥最好分 2 次進行,采果前 7~10 天施 1 次,采果后再施 1 次(最遲不宜遲于采后 10 天)。
4.合理修剪。 對幼樹進行適當的短剪整形,構成合理強 壯骨架,為將來的高產打基礎。對進入結果盛期的壯年樹, 應及時疏除樹冠內部的細弱枝、交叉枝,病蟲枝,枯枝。對 有壓頂的強枝應采取“開天窗”的形式從大枝基部鋸除。對 行間及樹冠外圍阻擋陽光的枝組進行回縮, 以保持樹體內及 果園的通透性。
5.病蟲害防治。 采果后立即全面噴施石硫合劑 1~2 次, 主治螨類和蚧類蟲害。干旱的果園應進行1次灌水或噴灌, 應在噴藥前或噴藥后 2~3 天進行。同時進行樹干涂白,保 護樹干免受凍害和太陽灼傷,并畝撤施生石類 50~60 公斤, 改良土壤,殺滅部分越冬病蟲。
6.冬季清園。 果實采收后至萌芽前,人工挖除或鋸掉被 天牛、吉丁蟲及黃龍病、腳腐病等為害后恢復無望的死樹或 枝干。在冬季冰凍到來之前,清除果園病果、病葉、病枝及 地表落果落葉等,并結合冬季擴穴深埋。對甜橙類的潰瘍病 枝葉清理統一帶出果園集中燒毀。對不老熟的晚秋梢應及時 剪除以降低越冬病蟲基數。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