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公布涉及人工智能、高端軟件、數字終端、虛擬現實等主導產業的15個集群,被認定為首批山東省數字產業集群。
據了解,數字產業集群指包括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產品服務業、數字技術應用業等數字經濟核心領域的企業及科研、金融、物流等相關服務行業和公共平臺,在地理或網絡區域聚集而形成的產業活動空間形態和網絡化組織形態。
近年來,山東深度促進數實融合,激發數字經濟“強引擎”,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全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此前,山東提出推進核心產業倍增行動,依托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要場景示范帶動,持續提升數字終端、先進計算等優勢產業總量規模,鞏固擴大集成電路、高端軟件、能源電子等重點產業基礎優勢,布局搶占元宇宙、空天信息等新興產業賽道,確保信息技術產業營收保持10%以上增速。
今年以來,以數字產業化“十大工程”為重點,山東培育認定首批“首件套”產品73個、數字產業先鋒企業30個、數字產業集群15個,形成涵蓋產品、企業、集群完備的支撐體系。
記者從山東省政府相關部門了解到,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山東省設定目標,力爭今年數字經濟總量占GDP比重達到49%左右、核心產業占比達到9.5%、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90%左右。
隨著山東推進發展數字經濟,相關產業迎來投資機遇。
2023年,山東數字經濟總量達到4.3萬億元,占GDP比重提升2個百分點、超過47%。其中,山東省多個領域的頭部企業已躋身行業前列,如海爾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歌爾虛擬現實高端頭顯市場份額均居全球第一,海信電視、浪潮服務器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第一、全球第二。
數據顯示,2023年,山東信息技術產業營收突破2萬億元。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長10%、軟件業增長16.6%,分別高于全國8.5個、3.2個百分點;大數據產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占全國比重達到1/8。深入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標行動,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87.3%,產業數字化指數、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均居國內前列。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應用普及率達到50%。
截至2023年底,山東累計開通5G基站20.2萬個、確定性網絡11800公里。標識注冊量、解析量雙超1000億,接入企業數全國第二。初步建成“1+3+44+102”的山東工業云體系,形成覆蓋16市的“山東算網”。新培育50家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30家以上產業大腦。
作為工業大省,山東加快推進數實融合,重點推動制造業、信息技術、能源、農業、海洋等領域實現更高水平數字化。
今年7月份,山東省發布2024年度“產業大腦”建設試點和入庫培育名單。該份建設試點名單中,包括激光裝備產業大腦、人工智能(智能裝備)產業大腦、橡膠輪胎(新材料)產業大腦等32個產業大腦。記者了解到,在這些產業大腦建設中,有多家上市公司參與或牽頭建設,如新聞紙龍頭華泰股份便是造紙(新聞紙)產業大腦建設的核心企業。
山東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東將加快100億元數字經濟基金落地,發揮專項基金引導作用,重點支持“十大工程”領域重大項目建設、重大科技創新。落實集成電路、穩鏈保供、人才引培等扶持舉措,推動更多企業享受國家集成電路和軟件稅收優惠,進一步提高財稅等政策服務引導效能。打造更高水平的開放平臺,高標準組織系列對接交流活動,搭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載體渠道,加力塑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產業向高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