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城鄉
簡介
吳城鄉,位于樟樹市西南部,全鄉總面積133.8平方千米,以丘陵山地為主,總人口23624人,轄16個村(居)委160個自然村,191個村小組,因境內有著名商代吳城遺址而得名,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越的區位和較強的經濟實力。吳城素來享有“千年古邑,百里藥鄉”的美譽。
吳城鄉有著悠久而渾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吳城商代遺址,位于蕭江上游丘陵陂地的吳城村委境內,面積約4平方公里,是江南首次發現迄今最大的商代大規模人類居住遺址,因修正了“商文化不過長江”之說而蜚聲海內外。1996年12月,國務院公布吳城遺址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4月,吳城遺址評選為“國家20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現已列入“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重點項目之一。
農業是吳城鄉的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觀光產業,重點打好中藥材種植、高產油茶種植、立體生態養殖和仙草種植四張特色名片,其中新增枳殼種植面積1400畝;高產油茶種植面積達6300畝;培育了桂花、紫薇、櫻花等花卉苗木基地5個;同時種植面積達2200余畝中藥材種植年產量突破1100萬公斤,實現產值6300余萬元,吳城也因此享有“藥都中藥鄉”之美譽。
吳城鄉有獨特的山水田園風光。境內有樟樹市最大的湖泊-玄女湖,水清、岸綠、景美;域內無工業污染,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植被覆蓋率達43%,綠意盎然。
該鎮先后獲得“2014年度全市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建設先進鄉鎮”、“2014年度科學發展綜合考評先進單位”、“2015年度油茶產業發展先進鄉鎮”、“2015年度全市農業綜合開發先進鄉鎮”、“2015年信訪積案化解先進鄉鎮”、“2015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2015年度全市農村清潔工程先進單位”、“中國剪紙藝術之鄉”、“第七屆江西省魅力鄉鎮十強”等榮譽稱號。
吳城遺址博物館。占地120畝古樸莊重的吳城遺址博物館,將商代城墻、制陶區、冶銅區、祭祀場所建設成遺存、遺跡再現區,模擬再現吳城遺址時期社會結構、生活習俗、祭祀活動等場景,在考古研究與參觀者之間架起“科普”的橋梁。將考古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財富加以合理展示、利用,推進對吳城遺址的宣傳,促進社會各界對吳城遺址保護的重視。
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藥材產業是吳城鄉的特色產業之一,僅2015年種植面積就達2200畝,產量1100萬公斤,實現產值6300余萬元。
吳城梔子花種植基地。一簇簇白色的花朵,滿山滿壟如同散落了一層層薄薄的白雪,空氣中飄蕩著沁人心脾的花香,穿行在600多畝的白色梔子花海中,著實讓人陶醉。
藥材豐收。多年來,吳城鄉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實現農民增收為目的,積極扶持廣大農戶種植中藥材,大力推進吳城鄉中藥材種植規模化、產業化。截至目前,吳城鄉中藥材收割已接近尾聲,看著藥材喜獲豐收,藥農們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吳城剪紙。深厚的文化積淀,孕育、催生了民間剪紙、民間鼓樂等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間文化樣式。千百年來,經歷代民間藝人的不斷傳承、創新和發展,吳城民間文化已形成了自己獨特而鮮明的藝術風格,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藝之鄉”。
樟樹市境內最大的湖泊-玄女湖。根據玄女湖的自然風光及兩座鴛鴦島等人文景觀,該鎮開發玄女湖水面6600畝為水上游樂園,在湖中鴛鴦島上興建商文化度假村。
源金科技集團廠房生產車間。江西源金科技有限公司是我鄉牽頭引進的一家智能自動化立體庫房設備系列生產的企業,公司注冊資金6188萬元,投資1.8億元,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員工總數136人,其中引進高級管理人才17人,專業技術人員33人,引進國內最先進的數控機床,全自動沖壓設備,全自動切割設備,全自動折彎設備,德國全自動靜電涂裝線、檢測儀器等設備儀器,建設高標準規模化檔案裝具,圖書設備,醫療設備,智能全自動立體庫房設備系統。
建設中的吳城商貿城。吳城鄉商貿城建設項目集農貿市場、商品房、商鋪為一體,占地面積15200㎡,總建筑面積14000㎡,總投資4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