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新藍圖,奮進新征程!10月20日至23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未來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
全會精神在我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堅定不移沿著黨中央指引的正確方向奮楫篤行,圍繞“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昂揚的斗志,按照市委“三五四一”工作思路扎實做好當前各項工作,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樟樹篇章。
店下鎮黨委書記 楊魁松: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這讓我對店下鎮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方向更明、底氣更足。店下鎮山水資源豐富,自然生態優勢、交通區位優勢等明顯,文旅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接下來店下鎮將乘著本次會議東風,鉚足干勁,以“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為切入點,推動美麗風景、特色產業、基層治理等有機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文旅產業,擦亮花園村迷嶼微度假項目、大汗村山高水長戶外拓展基地、松灣村山水灣民宿等文旅品牌,以產業振興撬動鄉村全面振興,讓全鎮人民吃上旅游飯、過上詩意生活,讓全會精神在店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市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 劉小勤: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中國式現代化壯闊進程中,承前啟后、接續奮斗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市教體系統以擔當實干、奮楫爭先的昂揚姿態,深學篤行全會精神。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打好中小學教輔材料整治“突擊戰”;以“持久戰”的韌勁,扎實推進“校園餐”問題治理,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以“攻堅戰”的勁頭,全力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以“組合拳”的路徑,深入實施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計劃,持續擴資源、提質量、強保障,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接受優質普通高中教育的愿望;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面筑牢校園安全屏障,營造穩定有序的平安環境;以“底線思維”的意識,扎實做好控輟保學、學生資助和教育幫扶,切實保障教育公平和民生底線。
市委政法委一級主任科員 肖秋龍: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部署,為基層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為扎根一線的基層政法干部,我將聚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這一核心職責,持續完善訪調、訴調、警調銜接“路徑圖",實現 “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服務”,讓群眾帶著問題進門,帶著滿意出門。同時,以政法干警下沉網格上門入戶“雙提升”活動為契機,深入基層一線,拜群眾為師,在推廣運用“三認四提四知四能”網格化工作法、“四招解四結”家門口解紛工作法、村級治理“五事五議”工作法的基礎上,推進打造培育“梔子花”調解室、家庭教育、社會心理咨詢服務等基層社會治理系列品牌,為鄉村治理提質增效、社會治理現代化筑牢基層根基。
臨江鎮黨委委員 魏航: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這為基層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將深挖本土文化資源,全面挖掘臨江鎮歷史文物、紅色故事、民俗傳統等特色資源,積極策劃非遺展示、理論宣講、文藝匯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讓文明實踐既貼民心又富新意。同時,打造“抖音+微信視頻號+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模式,將傳統文化精髓與時代發展內涵深度融合,積極倡樹文明新風尚,持續提振鄉村“精氣神”,讓社會主義文化在基層落地生根、煥發蓬勃生機。
福城街道福城社區黨總支書記 朱林: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戰略部署,提出要“切實抓好民生保障”“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我們必須始終牢記“人民至上”這一根本立場,將其融入社區治理的方方面面。不能只將服務掛在嘴邊,更要落實到行動中。要主動走出辦公室,搬起我們熟悉的“小板凳”,坐到居民中間,傾聽他們的“牢騷話”“煩心事”,精準把握居民群眾“急難愁盼”。帶領轄區全體黨員,始終同居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取居民的“幸福指數”,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惠民生、暖民心”的扎實成效,讓全會精神在福城社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共同建設更加溫暖、和諧、幸福的美麗家園。
 
           
                 贛公網安備36098202000116號
贛公網安備36098202000116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