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閣山鎮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化學習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推行“四以四帶”工作法,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群眾參與、多元共治的鄉村善治之路。
建強治理骨架,夯實自治根基。閣山鎮堅持黨建引領,構建“村委會——村民理事會——微網格員——農戶”的治理架構,通過“個人自薦、群眾推薦、組織把關、村民選舉”的公推直選程序,把老干部、老教師等熱心公益的能人吸納進村民理事會,實現全鎮112個村小組理事會全覆蓋,近兩年來共妥善解決村莊較大公共事務8起。同步完善村規民約,以黨員干部為示范推行紅白喜事“事前報備、事中監督、事后公開”制度,通過“道德紅黑榜”動態管理,培育良好家風,先后涌現出江西省最美家庭1戶、宜春好人1名、樟樹好人7名,讓自治與德治深度融合。
創新議事機制,破解治理難題。針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該鎮踐行“三認四提四知”網格化工作法,將全鎮9個村(社區)劃分為30個網格,依托“線上+線下”平臺24小時收集民意。在矛盾化解中推行“以法護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育人”的“四以四帶”工作法,結合“定主題不定場地、定時間不定方式”的靈活議事原則,邀請專業人士參與協商。截至目前,閣山鎮已化解一般矛盾糾紛56件,突出矛盾糾紛1件,引導群眾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涉及利益矛盾3件。
活化議事陣地,激發參與活力。閣山鎮將議事協商融入鄉村日常生活場景,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立“議事協商室”,把村民祠堂打造成社情民意“收集站”,讓樟樹下、涼亭等休閑場所成為議事“聊天站”。通過“說議辦評”四步法實現群眾“點單”、理事會“接單”、群眾“評單”的閉環管理,同時將優秀理事會成員納入村“兩委”后備干部培養,推動黨務村務全流程公開,讓群眾從“局外人”變為“主人翁”,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體不斷鞏固。
贛公網安備36098202000116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