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樟樹市聚焦工程建設審批全鏈條,以“數智賦能、流程再造、服務下沉”為抓手,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推動項目落地效率與企業滿意度雙提升,為營商環境注入強勁動力。
改革攻堅:分類施策壓縮審批時限。針對不同類型項目特性,優化形成“八類審批流程圖”,實現精準化流程管控。其中,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全流程壓縮至13個工作日,標準地出讓工業項目縮減至18個工作日,辦理效率提速40%以上。依托“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將壓覆重要礦產資源、地質災害、地震安全性、水土保持等14項評估事項納入區域評估范疇,企業無需自費出具相關區域評估報告,申報前期準備時間大幅度縮短。同時打通部門數據壁壘,實現施工許可、消防設計審查等事項“并聯辦理、同步出證”,徹底打破“串聯審批”瓶頸。
服務升級:數智手段破解辦事難題。推出“政務小視頻”指導模式,圍繞工程審批高頻事項,錄制政策解讀、材料準備、申報操作等系列短視頻15個,通過政務平臺等渠道傳播,企業可“按圖索驥”完成申報。升級“贛服通”掌上服務功能,增加工程審批、市政報裝等“一件事一次辦”主題服務。秉持以服務人民、服務企業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開展"坐窗口、走流程、優服務"活動,通過角色換位體驗,發現服務中的堵點難點,推動材料清單標準化、流程再造最優化。針對重大項目提供“一對一”幫代辦服務,從項目策劃生成到聯合驗收全程跟進,推動問題前端化解,極大提高辦事效率及企業滿意度。

證照數字化:打破“跑窗取件”時空限制。通過改革全面推行審批事項全流程應用電子化,對樟樹市工程建設審批23個高頻事項結果(證照、批文批復)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審批管理系統制證標準化、結果數字化,并按“一企一檔”建立電子檔案,推動實現審批結果共享互用,有效避免企業重復提交材料和在部門之間反復跑,徹底打破“跑窗取件”的時空限制,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同時系統自動留存審批人、時間、意見等全量數據,既實現了項目審批軌跡的全程可追溯,也為后續統計“項目審批時效”“各環節通過率”等核心指標、優化工改流程堵點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撐,助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與監管效能的雙重提升。
贛公網安備36098202000116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