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廟鎮中藥材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中醫藥強省發展戰略和宜春市委、市政府加快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中國藥都”振興工程,提升道地藥材“三子一殼一皮”品牌影響力,打造中藥材全產業鏈,推進中藥材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根據《樟樹市2023年中藥材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34號},我鎮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中國藥都”振興工程戰略任務,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營、政策支持”的原則,突出“種源良種化、種植規范化、經營產業化、管理科技化、戰略品牌化”的發展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品牌建設為載體,以效益為核心,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逐步規范中藥材種植,打造全國中藥材一流品牌。
二、工作重點
(一)推進種源良種化。保護中藥材種質資源,規范中藥材種子種苗生產經營,加強與中國中醫科學院、江西中醫藥大學等院校所合作,結合與江西中醫藥大學等合作研究成果,建立中藥材種源繁育、生產基地,重點推廣優質品種,解決中藥材生產種源混亂問題。
(二)推進種植規范化。推行生態種植模式。結合江西中醫藥大學對枳殼規范化種植的研究成果,基于中藥材品種的生長特性和原生境,示范推廣中藥材間套作栽培、輪作栽培、林下栽培、仿野生栽培等系列生態種植模式,逐步構建中藥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栽培方式,促進中藥材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改造提升中藥材種植基地。從2023年開始,全市中藥材種植戰略轉型,由擴面向提質轉變,重點對現有中藥材種植基地進行改造,提升中藥材種植水平,實現種植規范化。加強基地路、溝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種植企業和藥農新建水肥一體化系統、視頻圖像采集遠程監控系統、生態遠程監測系統、智能化氣象系統、病蟲害綠色防控系統、全過程追溯體系,實時遠程觀測基地土壤重金屬含量、土壤PH 值、溫度、濕度、光照、雨量、風速、氣壓、蟲情等,并根據數據分析安排農事作業。推行先進技術。選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選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秸稈還田技術、水肥一體化等技術。
(三)推進經營產業化。推動中藥材全產業鏈資源發展和資源整合優化,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農戶”及“541”利潤分配的企業主導發展模式,構建農戶分享全產業鏈利益保障機制。鼓勵多渠道投資,按照 GSP標準打造現代化、專業化中藥材倉儲物流基地。積極引進國內外中成藥企業,圍繞效益好、市場需求量大的重點品種,大力發展中藥提取、中成藥生產等中藥材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四)推進管理科技化。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中藥材初加工,建立一批產地初加工生產線。支持對枳殼等采摘鮮果的中藥材開展常鮮加工,出臺科學規范、易操作、可推廣降成本、提質量的產地常鮮加工工藝標準和操作規程,促進產地 藥材初加工的集聚發展和規范發展。對中藥材的種植、施肥、修 剪、病蟲害防治進行全面技術指導。依托江西中醫藥大學、樟樹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等院校培訓平臺,對中藥材種植及初加工企業技術骨干進行有序培訓,不斷提高中藥材種植科技含量。
(五)推進戰略品牌化。以做大做強“清江枳殼、樟樹吳茱萸、樟樹黃梔子”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為突破口,積極推進“樟樹車前子”“樟頭紅”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申報,支持企業研發產品、注冊商標、申請專利,加大對名牌產品的申報認證和宣傳推介力度,著力把我市“三子一殼一皮”等品種培育成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實現品牌影響效應,提高市場占有率。樟頭紅陳皮產業要以集中連片基地為龍頭,以全市村莊房前屋后及道路兩旁為補充,確保可利用空地能種盡種,舉全鎮之力打造陳皮產業。
三、扶持政策
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及相關項目資金,重點支持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建設、規范化種植等方面。
(一)種苗基地
僅對已認定的樟頭紅種苗繁育生產基地進行獎補。對新建連片面積5畝以上的樟頭紅規范化苗木繁育基地,獎補3萬元/畝,驗收合格后一次性獎補到位。享受市財政獎補的樟頭紅苗木由市林業局登記備案,一律不得售往樟樹市外。育苗單位要組織購苗農戶成立樟頭紅種植合作社,對所售苗木提供栽培技術服務,保證苗木及品種的質量,保障栽種成活率。
(二)種植基地
1.對新建連片面積100畝以上枳殼、吳茱英、黃梔子及其他木本、藤本及多年生草本中藥材的,按照《樟樹市加快中藥材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樟府辦字〔2022〕12號)有關政策執行;
2.對新建連片、利用村莊房前屋后和道路兩旁栽種樟頭紅的,獎補1000元/畝,按照每畝40株折合面積進行獎補,分三年到位,第一年400元、第二年300元、第三年300元;
3.對種植一年生草本中藥材的,不予獎補;
4.大力推進種植保險和價格保險,其他特殊品種類中藥材按“一事一議”另行確定獎補標準。
(三)新增設施
鼓勵基地進行提升改造,對新增水肥一體化系統、視頻圖像采集遠程監控系統、生態遠程監測系統、智能化氣象系統、病蟲害綠色防控系統、全過程追溯體系等設施的基地,按照當年新增設施總投入的30%進行獎補。新增設施已享受過政府相關項目扶持的,不予獎補。
以上政策從2023年1月1日起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止,原有未到期的中藥材種植及樟頭紅種植扶助方案繼續執行,已到期的停止執行。
四、任務落實
對樟樹市政府下達我鎮今年樟頭紅種植任務:房前屋后4763株,道路兩旁2057株,合計6820株;鎮政府研究決定分解到今年11個新農村建設點,著力打造好小藥園、小果園、樟頭紅小道,積累種植經驗,全鎮推廣。若新村點確實不能栽種,村委需自行落實符合條件地塊集中栽種,在新農村驗收時同步驗收,保證成活率,長期管護并投產收獲。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劉公廟鎮推進中藥材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鎮政府分管領導肖紅平同志擔任組長,農業口其他同志為成員,具體負責中藥材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組織領導、溝通協調,對發展情況、資金使用進行檢查、審核與審批等日常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農業農村辦,由農辦盧斌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鎮農辦樂愷煒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中藥材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日常工作。各村(居)委要落實具體責任人,制定工作辦法,抓好組織實施。
(二)明確工作職責。鎮政府督查室負責中藥材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的督查;鎮農業農村局負責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與指導、負責中藥材驗收及補助發放等相關工作。鎮宣傳部門負責中藥材產業的政策、技術、典型的宣傳報道和氛圍的營造;
(三)加大資金投入。大力構建政府扶持引導,工商資本、民間資本、金融資本等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機制。鎮政府通過整合涉農資金,每年安排專項經費用于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安排一定項目資金和工作經費,保障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工作有序開展。
(四)強化督查考核。強化工作調度督查,建立一月一調度、一季一督查制度,及時通報各村(居)委房前屋后、道路兩旁種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嚴格年終考核,把推進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工作落實情況納入鎮年度目標考核,保障中藥材種植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附件:劉公廟鎮2023年房前屋后及道路兩旁樟頭紅種植指導性計劃數
樟樹市劉公廟鎮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6月7日
樟樹市劉公廟鎮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6月7日印發
劉公廟鎮2023年房前屋后及道路兩旁樟頭紅種植指導性計劃數
單位:株
序號 |
村/組 |
房前屋后 |
道路兩旁 |
合計 |
備注 |
1 |
塘祖付公 |
433 |
187 |
620 |
|
2 |
五洲黃家 |
433 |
187 |
620 |
|
3 |
五洲鄧家 |
433 |
187 |
620 |
|
4 |
枧橋毛店 |
433 |
187 |
620 |
|
5 |
枧橋黃宋 |
433 |
187 |
620 |
|
6 |
東港下計港 |
433 |
187 |
620 |
|
7 |
雌溪上冊 |
433 |
187 |
620 |
|
8 |
橫塘堎里 |
433 |
187 |
620 |
|
9 |
湖丘新屋 |
433 |
187 |
620 |
|
10 |
楊家彭家 |
433 |
187 |
620 |
|
11 |
天佑池頭 |
433 |
187 |
620 |
|
|
合計 |
4763 |
2057 |
68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