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宜春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3年6月1日
(此件主動公開)
2023年宜春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系列決策部署,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要求和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強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增強基層政務公開針對性、實效性,提升政策解讀質效,切實發揮以公開促落實、強監管、優服務的職能作用,以高質量的政務公開助力宜春高質量發展。
一、深化重點工作信息主動公開。持續加大“一號發展工程”“一號改革工程”相關政策及實施情況信息公開力度。圍繞推進重點產業、恢復和擴大消費、鄉村振興等重大決策部署,及時依法公開相關產業規劃、政策措施和建設進展信息。依法依規做好擴大有效投資相關規劃、政策文件及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積極引導市場預期。聚焦與企業、群眾聯系最密切的重點領域和辦件量最多的高頻事項,主動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大力推進財政資金直達基層,統籌做好直達資金和專項資金聯動公開工作。持續推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信息公開工作。加強對市場經營活動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免罰政策的宣傳解讀。著力提高預決算公開質量,嚴格公開范圍、公開時限和公開內容,統一公開渠道。推進被審計單位依法公開審計機關對外公告或披露問題的整改結果。(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鄉村振興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行政審批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教體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文廣新旅局、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營商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三區”管委會落實)
二、加強重點民生領域信息公開。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部署和重點工作,及時公開相關政策措施、執行情況和工作成效。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渠道及時、規范、集中公開穩崗擴崗、減稅降費以及紓困幫扶企業信息。做好養老、醫保、工傷、低保、職稱改革等方面信息公開。精準公開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就業供求信息,做好面向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專項活動和高職院校考試招生信息的公開工作。及時公開義務教育招生政策、公辦學校劃片范圍、民辦學校招生計劃等信息。加快歷史征地信息歸集整理和補錄進度,增強信息查詢的準確性、便捷性。扎實推進公共文化領域信息公開。(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教體局、市醫保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文廣新旅局、市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三區”管委會落實)
三、強化政策解讀質效。堅持解讀材料與政策性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審簽、聯動公開,解讀政策應包含背景依據、主要內容、適用范圍、辦理流程、新舊政策差異等實質性內容,有效促進政策落地落實。各級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應通過參加新聞發布會、“在線訪談”、政策宣講輔導、發表文章等方式帶頭宣講政策、解疑釋惑,全面準確傳遞政策意圖。探索建立政策咨詢問答庫,針對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疑點,對現行有效政策文件予以分解提煉,形成常見問題解答并及時在政府門戶網站公開。扎實開展2023年全市政府系統優秀政策解讀材料評選活動,引導各地各部門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多樣化解讀,讓政策更加易懂好用。(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三區”管委會)
四、狠抓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規范管理。依托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大力推動數據資源匯聚融合,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持續加強政府網站提質建設、監測預警和監督管理,不斷提高政府網站安全防護能力,確保穩定、可靠、安全運行。積極策應全省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評選活動,著力加強全市政務新媒體分級備案和規范管理,努力打造更多優質精品賬號。開展全市政府系統政務類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工作群等專項整治,進一步規范點贊投票、強制關注、網絡答題等行為,有效杜絕“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牽頭負責,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三區”管委會落實)
五、抓好政務信息專項管理。依托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建立完善政府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動態更新機制。2023年8月底前,各地各部門完成行政規范性文件系統清理工作,并在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集中公開現行有效規范性文件,未公開的不得作為行政管理依據。加強公開后的信息管理,定期清理已經修改、失效、廢止的文件。行政規范性文件須規范配備并同步發布政策解讀,多元化解讀比例不低于50%。(責任單位:市司法局牽頭負責,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三區”管委會落實)
六、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堅持示范引領帶動,我市入選的全省首批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縣(市)和鄉鎮(街道)要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機制,創新政務公開模式,推動政務公開工作提質增效、打響品牌。堅持因地制宜、梯次推進,積極引導各地開展第二批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縣(市、區)和鄉鎮(街道)示范創建工作,不斷提升基層政務公開的整體水平。加快開展征地信息公開試點工作,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與社會和諧穩定。(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牽頭負責,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三區”管委會落實)
七、推動政務公開專區提質升級。堅持集約高效、方便實用的原則,著力延伸和拓展政務公開專區功能,設立政策咨詢綜合服務窗口,及時準確提供“一號答”“一站式”政策咨詢服務,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政府信息查詢、信息公開申請、政策咨詢答復等方面的綜合需求。著眼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探索推進掌上政務公開專區建設,開展重要政策現場解讀、綜合政策輔導、辦事流程場景展示等線下專區活動,讓廣大企業群眾有更多便利度和獲得感。(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三區”管委會)
八、著力拓寬政民互動渠道。精心組織開展全市政府系統固定開放月(4月、8月)活動,各地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加大開放頻次,豐富開放形式,有效擴大公眾參與范圍,推動政務公開理念深入群眾、家喻戶曉,打造獨具宜春特色的政府開放活動品牌。大力推進邀請社會公眾代表列席政府會議工作。暢通政府信息公開咨詢電話、領導信箱、網上留言和行政服務大廳咨詢服務窗口等互動渠道,進一步強化政民互動交流,增進群眾對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理解。(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三區”管委會)
九、積極穩妥回應社會關切。壓實政務輿情處置和回應主體責任,加強風險研判和調查核處,前瞻性做好引導工作。及時了解和準確掌握社會公眾對政策執行效果的評價,特別是對一些反映的共性問題、突出問題,應認真研判,主動回應,助力政策完善。對已作出的承諾要迅速落實并及時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切實維護政府公信力。繼續加強涉宜政務輿情動態監測,按照“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聯合處置、妥善應對各類突發輿情,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三區”管委會)
十、依法依規做好依申請公開。主動加強溝通交流,全面準確了解申請人的真實訴求,有效提高答復質量。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作用,加強依申請公開答復合法性審查,降低爭議發生率、被糾錯敗訴率。注重舉一反三,對申請公開頻次高的政府信息進行評估審查,因情勢變化可公開的要予以公開,最大限度滿足申請人對政府信息的合理需求。(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三區”管委會)
十一、強化綜合考核和組織保障。各地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年內至少聽取一次政務公開工作匯報,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各項工作。市、縣兩級政府部門要經常深入基層一線調研指導,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問題,推動本行業本領域政務公開水平整體提升。加強隊伍建設和業務培訓,適時組織開展學習考察、授課答疑和經驗交流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全市政務公開工作業務水平。優化全市政務公開綜合考核指標評分體系,加大重點工作考核權重,做到以考促行、以評促建,助力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躍上新臺階。(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牽頭負責,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三區”管委會落實)
(轉自:宜春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