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我市上下深入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以“大抓落實、狠抓項目”活動為契機,凝心聚力促發展,狠抓執行強落實,全市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
一、農業經濟運行總體情況
2024年1-6月實現農業總產值251613萬元,可比增長2.85%。其中:農業產值80562萬元,可比增長3.85%;林業產值11086萬元,可比增長9.74%;牧業82541萬元,可比下降1.06%;漁業產值40178萬元,可比增長3.58%,農林牧漁服務業37246萬元,可比增長7.53%。
二、夯實農業基礎,增強農業生產能力
1.穩定糧油生產 開春之初,我市就制定了《樟樹市2024年穩定糧食生產實施意見》和《2024年樟樹市春耕備耕指導手冊》,要求牢牢守住89.33萬畝耕地紅線,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微信等做好糧食生產宣傳培訓,同時建立春季農業科技服務小分隊與專家服務隊,深入基層,圍繞春耕備耕農民需求,推介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積極引導農資經銷商與市場對接,做好種子、農藥、化肥等農用物資的調備儲備工作。2024年我市油菜籽收獲面積25.5萬畝,產量2.1萬噸,完成早稻播種面積50.3萬畝早稻預計產量20.3萬噸。
2.保障蔬菜供給 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基地建設,推進食用菌、青皮冬瓜、藠頭、胡蘿卜等高效經濟作物發展,重點做好經樓食用菌產業發展,做好張家山蔬菜科技示范園、魯壽蔬菜科技示范園、大橋灣里蔬菜基地的示范帶動作用。2024年1-2季度蔬菜種植面積10.56萬畝、產量16.25萬噸,新建設施蔬菜面積560畝、改造提升面積210畝。
3、推進中藥材種植。繼續推進“一帶三區”(國道G533樟樹段中藥材種植產業示范帶、九牛草產業發展示范區、道地藥材“三子一殼一皮”精品展示區、南方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展示區)建設,以穩定面積,提質增效為工作重點。大力推進樟頭紅陳皮產業發展,鼓勵房前屋后及道路兩旁種植樟頭紅,目前全市已栽種樟頭紅11.39萬株,折合面積2846.6畝。加強規范化管理,對中藥材的種植、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進行全面技術指導,鼓勵各基地進行提升改造,新增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設施,構建中藥材種植質量可追溯體系。
4、積極應對災害天氣減損增收。近期的強對流天氣氣溫顯著偏低、日照明顯偏少、陰雨日數多,導致早稻生育進程偏慢,對早稻孕穗、抽穗揚花和病蟲防治不利,影響早稻抽穗灌漿。為防范持續強降水和低溫的不利影響,我市氣象部門做到提前預警,農業部門派出技術小組下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做好減災保產工作。
三、畜牧業生產保持穩定態勢
(一)主要畜禽生產趨緩
1.生豬生產趨緩,產量下降。2024年1-6月,樟樹市生豬存欄29.04萬頭,同比下降4.34%;出欄29.64萬頭,同比下降11.17%;能繁母豬存欄3.1萬頭,同比下降21.81%;豬肉產量2.45萬噸,同比下降11.07%。
2.肉牛和羊生產一減一增,肉產量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末,牛存欄4.12萬頭,同比下降14.37%;出欄1.82萬頭,同比下降8.54%;牛肉產量2482噸,同比下降4.51%。羊存欄2.88萬只,同比增長10.02%;出欄2.24萬只,同比增長8.75%;羊肉產量461噸,同比下降3.54%。
3.家禽生產呈下降態勢,禽蛋產量下降明顯。2024年上半年末,家禽存欄281.93萬只,同比下降19.84%;出欄313.95萬只,同比增長0.32%;禽蛋產量5157噸,同比下降4.39%。
(二)主要畜禽產品出欄價格跌宕起伏
1.仔豬價格上漲明顯,推動生豬生產呈回暖態勢。今年端午節期間生豬出欄平均價格達19元/公斤左右,90公斤以上的二次育肥豬達20元/公斤左右,15公斤左右的仔豬達800元/頭左右,環比較上月上漲20%以上,端午節過后,生豬出欄價格有所回落,仍達18.6元/公斤左右。仔豬價格上漲原因:一方面,隨著氣溫回升,豬疫病在逐漸減少,養殖戶補欄意愿增強。另一方面,隨著生豬出欄價格上漲,養殖戶看漲情緒較強,補欄需求旺盛。
2.肉牛價格持續低位震蕩,養殖積極性受挫。調查顯示,當前肉牛價格持續低位震蕩,育肥牛平均出欄價格在18元/公斤左右,牛肉市場價格在53元/公斤左右。據了解,肉牛飼養成本在25元/公斤左右,按當前價格計算,出欄一頭體重700公斤重育肥牛平均虧損5000元以上,導致養殖戶養殖積極性受挫。
3.育肥羊出欄價格下滑較大,養殖呈虧損狀態。當前育肥羊出欄價格在20元/公斤左右,盈虧平衡點為22元/公斤。按照一只羊出欄重量47公斤計算,出欄一只羊平均虧損100元左右。
4.肉雞養殖陷入虧損,公司加農戶合作養殖增多。當前肉雞出欄價格在7.6元/公斤左右,盈虧平衡點為8元/公斤。按照一只雞出欄重量2.5公斤計算,出欄一只雞平均虧損1元。部分養殖戶改變養殖策略,采取公司加農戶合作的養殖模式,與養殖集團簽訂保價協議,減少因行情波動帶來的虧損。
(三)面臨的困難問題
1、資金周轉壓力大,抵押貸款難度高。
在調查中了解到,養殖戶面臨的較為突出問題是資金短缺。據某肉雞養殖場反映,當前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周轉不開,因此不得不改變養殖策略,由原來自主經營模式改為公司與農戶合作模式,與養殖集團簽訂保價協議,收益固定在1元/斤左右,由于簽訂協議,雞苗、飼料都可以賒用養殖集團的,雖然緩解了資金壓力,但養殖收益較小。當前養殖貸款辦理審核更加嚴格,養殖散戶很難通過抵押的形式從銀行貸款。據某肉牛養殖場反映,隨著肉牛價格持續走低,許多散養戶紛紛棄養,導致銀行之前有些貸款難以收回,因此銀行加大養殖貸款的審核難度,避免賴賬、壞賬的情況發生。
2、生豬補欄壓力大,養殖成本上漲。
隨著仔豬價格的上漲,生豬育肥戶補欄壓力增大。2023年末仔豬價格在350元/頭左右,目前仔豬價格已經漲到770元/頭左右,這意味著,仔豬價格上漲這部分成本將由育肥戶承擔,養殖盈虧平衡點已達到16元/公斤。
3、價格持續下跌,肉牛銷路受阻。
當前肉牛價格延續了2023年的下跌勢頭,且是持續性下跌,導致養殖戶更加急于拋售,甚至出現牛集上賣牛難的現象,養殖戶進退維谷。據某育肥牛養殖場負責人介紹,目前牛集上急于售賣的“架子?!痹丛床粩?,價格更是一路走低,肉牛銷路受阻,作為經常調運、交易的老養牛人如今也很難判斷未來市場走勢。
四、當前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
1、農村勞動力短缺 目前我市農業中小企業和家庭作坊較多,產業集中度不高,處于低水平循環。農村產業不發達留不住人,很多壯勞力都只能外出打工?,F代農業科學技術推進緩慢,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服務體系建設滯后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發展滯后,公益性社會化服務平臺尚未形成。
3、管理體制不完善,政策不配套 特別是企業貸款比較困難,市場封鎖現象依然存在。
4、部分領域的貯藏加工尚處于空白水平
5.品牌競爭意識不強。農產品市場競爭越來越多地體現在品牌競爭上,樟樹目前市場上“玉珠大米”“夢湖香米”“贛特水晶米”“鑫瑩大米”等,雖獲得一些認證與榮譽,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識和龍頭企業的引領,各企業在創建品牌時存在“單打獨斗”的現象,整體競爭力還不強,品牌影響力還不夠,還沒有實現從“好米”到“名米”的華麗轉身。
6.農業發展后勁還不足。基礎設施相對投入還不足,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規模仍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農村教育和科技落后,基層農技推廣工作難以正常開展,鄉村農技力量弱,隊伍不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還不適應農業產業化的要求。一二三產業融合度有待提高,產業鏈延伸有待延長,農產品附加值有待增強。
五、相關建議
1、加大信貸支持,緩解資金壓力。
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對畜禽養殖產業的信貸支持,加大專項貸款投放力度,根據養殖業的季節性和周期性靈活調整貸款項目,穩定畜牧業生產能力。完善畜牧業小額信貸政策,簡化貸款審批流程,減少繁瑣手續和等待時間,引導銀行將更多信貸資源向畜牧業傾斜,解決眾多養殖場面臨的貸款難題。對養殖規模較大、信用狀況良好的養殖場提高信貸額度,降低養殖場信貸融資成本,滿足企業流動資金需求,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2、加強宏觀調控,穩定養殖業發展。
通過宏觀調控,健全養殖業市場體系,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穩定豬價、牛價,增加養殖場(戶)信心,及時發布價格監測預警信息,引導生豬養殖戶科學調整生產規模和結構,幫助養殖戶做出合理的養殖決策,規避市場風險。
3、鼓勵發展規?;B殖,抵御行業風險。
一是引進和扶持養殖龍頭企業,打造品牌化養殖特色名片,樹立標桿養殖企業,以點帶面,提高地區規?;B殖水平和養殖知名度。二是有效發揮規模場的帶動能力,促進企業+農戶、托管租賃、入股加盟等養殖模式,促進大中小型養殖場(戶)合作共贏。三是建設集中養殖小區,將散戶集中,統一規劃、統一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組織技術培訓,幫助散戶提高養殖技能和管理水平,促進產業升級。
4.抓特色興產業 運用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平臺發揮好樟樹中藥材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作用,加快中藥材種植、綠色(富硒)等特色、優勢產業現代化建設步伐。拓展農業多重功能,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強化保鮮倉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與休閑旅游、文化傳承、健康養生等產業的嫁接融合,實現全產業鏈發展,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結合綠色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和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以特色化、品牌化為引領,推進農業標準化規范化生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