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市2019年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樟樹市統計局
2019年,面對嚴峻復雜外部環境變化以及自身轉型調整的壓力,市委、市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宜春市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續增進,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一、綜 合
經宜春市統計局統一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計算,比去年增長7.6%,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3%;第二產業增長8.2%;第三產業增長7.9%。三次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由上年的10.7:48.9:40.4優化為10:45.7:44.3,第三產業占比提升3.9個百分點。在GDP增速中,第一產業拉動0.38個百分點,貢獻率為4.9%;第二產業拉動4.01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2.8%;第三產業拉動3.21個百分點,貢獻率為42.3%。人均生產總值72386元,增長7.6%。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235.04億元,增長7.7%,占GDP比重同比提高4.6 個百分點,對GDP增長貢獻率達60.2%。
全年財政總收入60.63億元,增長1%。稅收總收入51.75億元,增長1.1%,占財政總收入比重為85.4%,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
全年財政支出66.54億元,增長16.2%。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66億元,增長25.4%;公共安全支出3.04億元,增長26.3%;科學技術支出2.58億元,增長25.4%;教育支出14.69億元,增長13.6%;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支出0.46億元,增長0.9%;衛生健康支出8.05億元,增長15.7%;節能環保支出 1.68億元,增長21.6%;城鄉社區事務支出7.83億元,增長47.5%;住房保障支出0.93億元,下降39.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93億元,增長10.4%。其中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教育、衛生健康、就業和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支出達到34.6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52%。
二、農 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66.5億元,增長3.2%。其中,農業產值31.5億元,增長4%;林業產值2.9億元,增長5.9%;牧業產值21億元,增長1.8%;漁業產值9.6億元,增長1.9%。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84148公頃,棉花種植面積237公頃,均與去年持平;油料種植面積29663公頃,增長0.3%;中藥材種植面積26100公頃,增長60.8%;蔬菜種植面積10637公頃,增長2.9%。全年糧食總產量596191噸,增長1%;棉花產量 338噸,增長0.3%;油料產量56447噸,與去年基本持平;茶葉產量292噸,增長0.7%;中藥材產量47600噸,增長226%;水果產量12381噸,增長4.8%。
全年肉類總產量71070噸,下降12.4%。其中:豬肉產量 49250噸,下降18.6%;牛肉產量5099噸,下降1%;羊肉產量 627噸,增長7.9%;禽肉產量16130噸,下降11.9%。年末生豬存欄188080頭,下降38.3%;生豬出欄608030頭,下降20.5%。家禽存籠410.4萬羽,增長22.3%;家禽出籠1289.6萬羽,增長11.1%。禽蛋產量8123噸,增長5.5%。全年水產品產量48720噸,增長5.5%。
全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3.48千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26307.44萬千瓦,增長3.8%。其中,農用排灌動力機械22.84萬千瓦;聯合收割機1032臺。實際機耕面積104.92千公頃,機械收獲面積85.86千公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增速同比回落0.1個百分點。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31.87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酒業完成產值36.08億元,增長4.6%;藥業完成產值168.11億元,增長7.7%;鹽化工業完成產值73.42億元,增長14.3%;機械五金制造業完成產值140.65億元,增長6.6%。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50億元以上企業1家、20億元以上企業4家、1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7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5.1%,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532.56億元,增長5.4%。其中,藥、酒、鹽化工、機械五金制造四大支柱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22.99億元,增長7.4%,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總收入的79.4%。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可比增長2.4%。全市資質等級以上建筑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0.5億元,增長12.7%;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57.9萬平方米,增長6.6%;房屋建筑竣工面積 210.9萬平方米,增長15.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500萬以上固定資產增長9.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54.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0.2%,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0.2%;第三產業投資下降5.9%。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下降14%;非國有投資增長10.5%。
全年房地產投資22.9億元,比上年增長9.1%,其中住宅投資18.4億元,增長20.7%。商品房銷售面積64.4萬平方米,增長9.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8.7萬平方米,增長23.3%。商品房銷售額38.1億元,增長23.5%,其中住宅銷售額33.5億元,增長33.7%。商品房竣工面積34.1萬平方米,增長39.1%,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9.9萬平方米,增長30.2%。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4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24.77億元,增長17.4%。
全年引進境外資金1022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5%;引進國內市外資金91.49億元,比上年增長9%。全市全年外貿出口1747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2.2%。
六、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
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1288.4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8%;完成貨物運輸量2607.8萬噸,比上年增長6.5%。貨物運輸周轉量990959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9%。其中,鐵路貨物運輸周轉量34980萬噸公里,增長3.9%;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924088萬噸公里,增長9.1%;水運貨物運輸周轉量31891萬噸公里,增長12.4%。旅客運輸周轉量72690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8.9%。其中,鐵路旅客運輸周轉量20795萬人公里,增長5.8%;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51895萬人公里,增長10.2%。樟樹港埠貨物吞吐量119萬噸,與去年基本持平。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39053萬元,比上年增長97.6%。其中,郵政業務量9281萬元,增長52.7%;固定電信業務量15715 萬元,增長75.9%;移動電話業務量114057萬元,增長10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36萬戶。其中,城市用戶3.48萬戶,鄉村用戶2.88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39.7萬戶,寬帶網用戶 10.2萬戶。
七、金融和保險業
2019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93.78億元,增長4.7%,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63.44億元。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89.85億元,增長7.5%。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05.61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7.1億元,比上年增長2.2%。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12億元,增長1.2%;人壽險保費收入3.98億元,增長2.6%。支付各類賠款2.21億元,增長2.8%。其中,財產險賠款1.54億元,增長3.4%;人壽險賠款0.67億元,增長1.5%。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普通高中、初中、小學在校生分別為11701人、21368人和45687人,高等職業院校在校生5606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2255人,特殊學校在校生289人,擁有幼兒園166所,在園幼兒17807人。普通高校招生共錄取3511人,錄取率85.01%。
全年科技項目計劃45項。全年專利申請量 件,專利授權量39件。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家。
九、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全市專業劇團2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電影放映單位6個。全市共有有線電視用戶95986戶,其中農村用戶48827戶。
全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7.74億元,同比增長20%,旅游綜合收入占GDP比重提高5.4個百分點。
年末共有各類醫療機構358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59個;村衛生室258個。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床位2746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2516張。醫療機構衛生人員355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661人。在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917人,注冊護士1212人,藥師(士)163人,技師(士)202人。
全年全市在地級及以上比賽獲得51枚金牌、40枚銀牌、34 枚銅牌。舉辦全市性競賽活動115次,參賽人數15800余人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根據市公安局年報統計,全市年末戶籍人口607796人,比上年減少2628人。根據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統計,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64459人,比上年末增加664人;全年出生人數7294人,出生率12.93‰;死亡人數3458人,死亡率6.13‰;自增人數3836人,自增率6.8‰。
根據住戶抽樣調查,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1元,增長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10元,增長8%。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867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 6643人,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20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998人,登記失業率為2.35%。全年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01億元,已100%完成全年任務,其中,個人創業貸款發放11803萬,企業貸款發放8322萬。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人數95741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91413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534人;工傷保險征繳588萬元;生育保險征繳273萬元;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征繳4950萬元,大病醫療保險征繳329萬元;失業保險參保32983人,實現基金征繳725.14萬元,為108人發放失業保險金85.42萬元。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5002戶;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9322人。全年累計發放城市低保金1604.38萬元、農村低保金7127.95萬元。
十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年水資源總量4.33億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3.97億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34億立方米;工業用水0.73億立方米;農業用水2.87億立方米;生態環境補水量0.03億立方米。
全年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114.28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上升3.49%;全年萬元GDP能耗0.2893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下降 3.86個百分點。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63平方米。
全年共發生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3起,比上年減少80%;死亡人數2人,比上年減少80%,受傷1人;直接經濟損失0.23萬元,比上年減少97.1%。共發生火災137起,比上年增加45.7%;直接經濟損失215.44萬元,比上年增加63.4%。
撰稿:聶 垚
審核:陳小賓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和人均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指工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和建筑業,第三產業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4.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房地產。
5.常住人口是指實際經常居住在某地區一定時間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規定,主要包括:居住在本鄉鎮街道、戶口在本鄉鎮街道或戶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鄉鎮街道、離開戶口所在地鄉鎮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戶口在本鄉鎮街道、外出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
附:2019年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
2019年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一、農產品產量 |
|
|
|
糧食 |
噸 |
596191 |
0.88 |
油料 |
噸 |
56447 |
-0.7 |
#花生 |
噸 |
33980 |
-1.57 |
油菜籽 |
噸 |
18530 |
0.6 |
棉花 |
噸 |
338 |
0.3 |
甘蔗 |
噸 |
2602 |
7.3 |
中藥材 |
噸 |
47600 |
226 |
茶葉 |
噸 |
292 |
0.69 |
水果 |
噸 |
12381 |
4.84 |
肉類總產量 |
噸 |
71070 |
-12.4 |
#豬肉 |
噸 |
49250 |
-18.6 |
禽蛋產量 |
噸 |
16130 |
-11.9 |
水產品產量 |
噸 |
48720 |
5.54 |
二、工業產品產量(規上工業) |
|
|
|
白酒 |
萬千升 |
2.56 |
1.3 |
#四特酒 |
萬千升 |
2.08 |
-0.32 |
原鹽 |
萬噸 |
126.84 |
14.43 |
中成藥 |
噸 |
7879.9 |
18.6 |
香料 |
噸 |
1699.53 |
-19.08 |
電動葫蘆 |
臺 |
2523 |
4.43 |
單雙梁起重機 |
臺 |
2371 |
5.24 |
發電量 |
萬千瓦時 |
31125.23 |
25.31 |
水泥 |
萬噸 |
27.55 |
26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