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局嚴格對照《樟樹市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樟法府建發〔2021〕1號)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主線,以加強和推進依法行政、依法執政為重點,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現將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強法治建設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法治建設機制。局黨組書記、局長擔任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帶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堅持對全局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統籌推進法治建設工作各項事務,推動全局切實形成了主要領導負責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法治建設工作格局。
(二)發揮示范作用,帶頭學法守法用法。局領導班子堅持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大腦,積極參加網上普法考試,提高自身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增強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能力。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關法治建設的戰略部署,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國家基礎法律法規及民政領域有關專業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為推進法治建設打牢法律理論基礎。
二、強化擔當實干,保障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體制機制,落實主體責任
1.健全組織架構。我局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工作,堅持把法治建設工作與民政業務工作相結合,與本局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學習,堅決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制度,將法治建設、依法行政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
2.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將法律法規納入學習內容;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編制和優化行政權力運行流程,為社會公眾辦事提供便利;聘請一名專業法律顧問,進一步對我局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工作機制,確保行政決策程序合法、有效、規范;建立健全督查督辦督導工作制度,認真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堅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確保行政決策實施到位、落實到位,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3.建立法治隊伍。采取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強化民政領域干部培訓,提升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和政治素養,用心打造一支忠誠可靠、執法為民、務實進取、公正廉潔的高素質執法隊伍。
(二)完善權力清單,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1.完善行政權力清單。按照上級要求,對各股室行政職權,及時認領權責清單。今年,我局按照省廳要求,認領民政領域權責清單48項:其中:行政許可8項、行政處罰8項、行政強制3項、行政給付10項、行政確認7項,其他行政職權12項,規范權力責任清單和行政審批行為,接受群眾監督。同時,按照“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網上審批”的要求,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設置了兩個民政窗口,安排2名專職工作人員,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服務。
2.規范權力監督制約。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工作態度,依法履行民政工作職能。按時完成人大提案、政協議案,本著“民政為民 民政愛民”的宗旨,認真對待群眾之事,征詢意見表反饋率滿意度均達100%,來信來訪辦結率100%,群眾滿意度較高。改進執法方式,在社會組織年檢和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等活動中,以問題告誡、整改為主,以強制執行為輔,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3.建立民政法治體系。聚焦特殊群體,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開展社會救助政策宣傳活動,增加救助政策執行的透明度,落實好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清明期間,積極推行綠色文明的祭掃方式,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結合社工宣傳周,廣泛開展“匯聚社工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宣傳活動,累計制作社會工作知識電子宣傳冊,瀏覽量達1000余次。發放宣傳單500余份,涉及群眾700余人次;建立健全婚姻家庭輔導室,無償為婚姻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情感輔導、心理疏導、婚姻關系勸導調解等服務,化解家庭矛盾,調和夫妻感情。深入掛點幫扶社區開展民政主題普法宣傳活動,設立專門的咨詢臺,為群眾解惑答疑,發放宣傳冊1000余份,涉及群眾1000余人。
(三)圍繞中心工作,嚴格依法行政
1.不斷提升社會保障和服務水平。嚴格開展民政各項補貼資金的動態提標工作,深入開展低保專項整治,印發低保專項整治方案,實現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推進溫情救助和社會救助經辦“放管服”改革,圍繞便民服務需求,將臨時救助審批事項的審批權下放至各鎮,及時召開了專題賦權工作推進會,細化、規范了行政審批事項的下放權限和具體內容,初步理順了市、鄉、村三級工作機制,堅持做到“下放、指導和監管”同步到位,使社會救助更快、更準、更便民。
2.持續夯實法治民政基礎。創新凝練黨建引領社區網格協商工作法,推動基層社區協商制度,做好了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制定完善工作,所有村居委設立了村務公開欄,實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重大事項商議后及時公開,用制度建設保障了村居民自治的順利實行。規范開展社會組織年檢和“雙隨機”抽查。
3.依法開展民政領域疫情防控。加強內部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疫情防控期間嚴格按照有關要求,設立應急預案,全市所有養老機構實行封閉管理,落實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加強對管理人員和外來人員管控工作,切斷外來傳染病源,嚴把食品采購關、消毒關,實行老人錯時就餐、分散就餐等;筑牢安全屏障,按照“應接盡接”知情同意自愿的要求,科學有序組織好疫苗接種工作。截至目前,全市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和老人均完成接種,接種率100%;根據省級養老信息平臺建設進程,及時更新養老服務信息系統的養老服務機構用戶注冊量與數據,截至目前在安心養老政務管理平臺共錄入高齡、特困、留守老者信息16000余條,按時完成平臺數據上報及平臺對接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
雖然我局法治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與群眾期盼及上級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一是法治制度建設體系還不夠完善,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二是推進法治建設工作還不夠充分和平衡,還需完善相應工作制度。
四、下一步打算
(一)抓學習,加強學法用法。完善現有的法治建設制度,引導民政干部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解決工作問題,激勵領導干部提高法治意識和法治能力。
(二)抓規范,促進依法決策。認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充分授權我局法治力量,保障決策的法治化,杜絕決策過程中因權限不夠而導致無作為的情況;進一步細化我局規范性文件的認定和運行程序,確保規范性文件制度落實到位。
(三)抓監督,落實主要責任。緊緊遵循“重大決策依法、開展工作合法、遇到問題找法”的原則,完善監督、審查和公示制度,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