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樟樹市醫療保障局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2022年,樟樹市醫療保障局政務公開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務公開工作的統一安排和要求,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政務公開,強化數字化引領,全面提升政務公開質量和實效,不斷夯實政務公開工作基礎,更好發揮政務公開促落實、強監管功能,為加快建設新時代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樟樹樣板作出積極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緊扣重點工作,深化主動公開
(一)加強醫療保障領域的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的信息公開。扎實做好醫療保障領域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相關政策發布、政策解讀等工作;配合做好數字政府建設;主動公開醫保電子憑證推廣應用工作的進展情況等信息。
(二)加強醫療保障領域的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的信息公開。重點做好國家穩經濟措施和省市相關政策的發布,推動政策直達快享,為各類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賦能加力。加大受疫情影響相對較重行業幫扶政策的公開力度,重點公開為企業減稅降費等方面政策措施,建立市場主體反映醫保業務辦理等營商環境問題的反饋機制,持續推進醫療保障基金監管等領域執法信息公開,營造一等營商環境。
二、著眼社會民生,優化公開服務
(三)優化重點領域的信息公開。服務民生實事辦理,從辦好民生實事的各環節出發,做到全流程公開,提高群眾的知曉度和參與度。著力公開醫療救助領域信息,做好政策解讀和推送工作,繼續規范推進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信息公開,逐步實現非涉密部門應公開盡公開。推進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及時做好政府債務限額、余額等情況公開。堅持以公開助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四)推進行政規范性文件公開。著力梳理本機關所有現行有效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形成目錄清單,今年年底前在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集中展示,明確標題、正文、文號、成文日期、發布日期、有效性等,如發生修改、廢止、失效等情況,及時更新有效性標注,為下一步建立全省統一的現行有效行政規范性文件庫打好基礎。
(五)做好醫?;鸨O管領域信息公開。要切實履行職責,有力有效推進醫保基金監管領域信息公開,落實行政執法、兩定機構定點評估公示制度,運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和“信用中國(宜春)”等平臺發布醫?;鸨O管執法信息。
三、聚焦解讀回應,拓寬公開渠道
(六)切實提升政策解讀質量。重點圍繞核心概念、新舊政策差異、影響范圍、惠民舉措、執行標準等要素,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及對群眾權益產生影響的政策文件解讀,及時轉載上級部門最新醫保政策和政策解讀,確保行政規范性文件解讀率達95%以上。嚴格執行政策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起草、同步審簽、同步發布。注重提高原創政策解讀比例,綜合采用H5解讀、視頻解讀、圖文解讀、專家解讀和場景式解讀等多種形式。落實好“政策解讀專員”工作機制,切實提高政策解讀質量和解讀工作的連續性。
(七)拓寬優化線下公開渠道。及時回應省“五型”政府社會監督平臺涉及本部門的群眾意見建議。認真組織開展“政府開放日”活動等互動式政務公開活動,就社會關切或與群眾生產生活關系密切的重大事項、重要政策信息進行面對面互動交流。配合做好政務公開專區、檔案館、圖書館等信息公開查閱點建設,提供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網絡查閱服務和紙質文本查閱服務。
(八)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建立健全涉及本部門輿情處置回應工作機制,實時關注政務類信息的社會反應,前瞻性做好引導工作,注重從輿情回應處置中認真總結,切實改進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暢通政民互動渠道,依托于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市長信箱等平臺,加大政策咨詢服務力度,規范群眾訴求受理、轉辦、督辦、回訪等全流程辦理標準,答復期限不超過5個工作日,簡單問題在3日內完成答復。完善依申請公開辦理流程,統計依申請公開高頻熱點事項,嚴格落實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等制度,有效降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發生率,提高依申請公開答復規范化水平。
四、強化監督保障,推動工作落實
(九)壓實工作責任。明確分管負責同志,承擔本部門政務公開工作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要定期聽取政務公開工作匯報,研究政務公開的制度設計和重大問題,部署推進工作。局辦公室要加強政務公開業務的具體經辦、平臺應用等,定期向分管領導匯報工作開展情況,協調解決重點疑難問題。局各股室要加強對應職責范圍內的政務公開事項報送,及時提供工作動態、數據報表等政務信息,做到“應公開盡公開”;
(十)強化隊伍建設。將加強政務公開專業隊伍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以會代訓、以學促干、跟班學習等方式,提升現有政務公開工作隊伍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確保掌握政務公開各環節各流程操作要求,及時響應市大數據中心發來的監測信息、工作任務等,認真按時完成。
(十一)加強考核監督。要認真梳理市政府政務公開考核指標體系,定期組織開展自查和督查,認真查找相關工作中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對策措施,切實改進工作。要完善政務公開監督保障制度,明確責任主體、責任追究內容、責任追究程序等,保證政務公開各項任務的落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