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據
根據《江西省委農辦關于印發全省“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先行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贛農辦字〔2024〕7號)文件精神,為貫徹落實《中共江西省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的決定》(贛發〔2023〕13號)和《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 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贛發〔2024〕1號)部署要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目標任務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推進景村融合、產村融合、三治融合、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和美鄉村申創縣建設為切入點,大力建設“生態休閑山水帶”“綠色農業產業帶”等主題示范帶。
三、主要內容
著力打造“四融一共”先行片區建設,沿G533形成中藥材種植示范帶,沿葛玄路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帶,沿清萍公路發展鄉村治理示范帶,沿G105規劃城鄉融合示范帶,安排100個村莊整治建設點,努力把樟樹市建設成“全國以特色中藥材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示范樣板,以工促農引領區,以城帶鄉先導區,贛文化復興標桿區,農文旅結合創新區,善治鄉村樣板區,綠色鄉村示范區”。
(一)做大做強中藥材,帶動形成產村融合示范帶。
深化落實中醫藥強省戰略,全力實施“中國藥都”振興工程,在吳城鄉、劉公廟鎮、洲上鄉等G533沿線鄉鎮強力推進中藥材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以“中國藥都”振興之問大討論活動為契機,千方百計挖掘種植用地潛能,盡最大努力推進中藥材種植,以“贛十味”“贛食十味”為重點,優化種植品種,重點推進樟頭紅、九牛草、香艾草、黃精產業發展,推進中藥材產業示范建設。立足中藥文化內涵和生態優勢,推動中藥材產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努力實現“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將吳城遺址、塘下中藥材觀光基地串點成線,開發藥膳農家樂,著力打造中藥養生旅游休閑基地,打響“古邑藥鄉”的金字招牌,真正讓產業活起來、讓群眾富起來。
(二)因地制宜整村莊,打造景村融合示范帶。
以村莊整治為抓手,聚焦和美鄉村建設,健全村莊長效管護機制。持續提升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充分發揮森林生態公眾服務功能,大力培育森林康養旅游新業態、新產品。大力推動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細化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加大鄉村旅游品牌創建、精品民宿發展等方面的獎補扶持力度,盡快推動閣山民宿項目落地建設,支持店下·花石谷露營民宿項目不斷豐富業態,優化服務。支持、指導閣皂山景區不斷深化建設改造、豐富業態,提升周邊鄉村旅游點進入條件與配套服務質量。加大宣傳引客增效,提振民宿產業經濟發展信心。積極引導開展鄉村旅游節慶、民俗文化體驗活動,營造“四季有景、月月有聲”的發展氛圍。力爭通過村莊整治輻射帶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營業收入突破億元。
(三)農民主體占主導,發展三治融合示范帶。
完善村民理事會等協商自治機制,議事監督范圍由村莊整治逐步向鄉村發展、建設、治理等領域拓展,探索“三治”融合新路徑。創新完善積分制、清單制等政策措施,力爭到2024年底每個鄉鎮(場、管委會)至少30%的行政村推廣運用積分制。積極保護開發利用傳統村落、古代建筑、名人故居、農耕風俗等,推動傳承歷史文化與融入現代文明的有機統一。深入推進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三年專項行動,持續開展“文明鄉風建設”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加大對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的治理力度,積極協助辦好全省和美鄉村籃球大賽、美麗鄉村健康跑等群體活動,發展繁榮農村精神文明。
(四)穩慎推動促發展,規劃城鄉融合示范帶。
結合“十個一八個有”建設內容,村莊整治聚焦城郊周邊、景區周圍、國省干道沿線,進一步優化布局中心村,科學編制建設規劃,以城鄉結合部和鄉鎮集鎮周邊為重點,逐步加大投入,提升農村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水平,縮短城鄉差距,基本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提升農村社會興旺度、基礎設施完備度、人居環境舒適度。重點圍繞“八個有”(富有所產、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幼有所托、娛有所樂、食有所供、出有所行、訴有所求),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力滿足群眾現代文明生活需求,避免資源閑置和投資浪費。推動公共資源向鄉村延伸,引導生產要素向鄉村聚集,形成田園鄉村與現代城鎮各美其美、交相輝映的城鄉發展新格局。
(五)開辟路徑重政策,實現共同富裕示范帶。
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穩崗傾斜力度,開展農民工穩就業職業技能培訓,深入推進創業孵化基地提質升級,落實農民創業貸款免息、貼息政策。加快發展特色種養、手工作坊等,積極擴展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盤活閑置宅基地、農房和農村各類資產,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比重。大力實施脫貧人口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增收三年行動,確保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左右,脫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增速高于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四、涉及范圍
全市各鄉鎮、街道、場
五、建設原則
“四融一共”示范村由屬地鄉鎮作為業主單位組織實施,實行公開招投標,確定施工方。一是申報原則。要科學、公開、合理選址,明確項目建設規劃和建設內容,嚴格入庫、嚴肅紀律、嚴格把關,項目確定后原則上不再調整。項目申報按照文件精神要求與我市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原則,不符合“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要求的村莊不納入建設范圍。二是補助原則。根據規劃設計和預算確定補助標準。
六、實施步驟
調查研究→編制規劃→精心組織→強化運營
(解讀人:潘楊 0795-7333526)